深圳市卫生系统打击餐饮消费环节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为加强餐饮消费食品卫生监督,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根据卫生部等九部门联合发布的《全国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的紧急通知》的部署以及省卫生厅、市食安办有关专项整治工作要求,结合我市餐饮消费环节的实际,特制定实施方案如下:一、整治目标全面整治我市餐饮消费环节食品添加物的使用,坚决依法打击在餐饮经营中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违法行为,切实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督促餐饮业经营单位加强行业自律,守法经营,促进餐饮业健康发展。二、领导小组市卫生系统成立深圳市餐饮消费食品添加物专项整治领导小组。组长:江捍平副组长:张丹成员:王师耀、刘堃、程锦泉、郑理光、刘敬文、黄群、孙玉卫、邱泽文、赖丕生、宋杰1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设在市卫生监督所。刘堃兼任办公室主任。各区相应成立专项整治领导机构,加强对整治工作的指导与督导,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三、整治重点(一)重点单位:大中型餐饮单位(食品卫生许可范围含有面点糕点、熟食制售的单位)、学校食堂。(二)重点品种:1、烧烤类肉制品、卤制品;2、肉丸;3、米面制品(面点、糕点、陈村粉);4、油条;5、水发海产品;6、火锅。(三)重点项目:1、食品制作过程中违规使用亚硝酸盐;2、肉丸制作过程中违规添加硼砂;3、糕点面点制作过程中滥用色素、甜味剂和漂白剂;4、油条制作过程中滥用膨松剂;5、水发海产品中使用工业用甲醛、双氧水;6、陈村粉制作过程中添加硼砂,滥用防腐剂;7、火锅内添加罂粟壳。2四、工作安排本次整治行动分为自查自纠、清理整顿与巩固提高三个阶段,历时4个月,具体布置如下:(一)自查自纠阶段(2008年12月18日-2009年1月10日)1.主要任务督促餐饮经营单位与集体食堂开展自查自纠。2.具体措施(1)各餐饮经营单位与集体食堂,对在食品中添加和使用非食用物质和不规范使用食品添加剂的行为进行自查自纠。(2)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舆论氛围,加强社会监督,对群众举报线索及时调查处理。(二)清理整顿阶段(2009年1月11日-3月10日)1.主要任务(1)加大整治力度,整治务求实效。使我市餐饮经营中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与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行为受到有力遏制,状况明显好转。(2)加大处理力度,形成强力威慑。对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行为情节严重、整改不落实的餐饮经营单位与个人进行曝光,对涉嫌犯罪的依法移交司法机关进一步追究法律责任。32.具体措施(1)各级卫生监督机构开展专项整治工作,根据整治的重点单位、重点品种及重点项目,监督检查各单位的重点品种的采购索证情况、台账使用情况及现场检查加工制作过程中是否存在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与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行为。依法严厉查处在食品中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与滥用食品添加剂的单位与责任人。根据采购索证情况进行溯源调查,向有关部门进行通报,通过从源头上加强整治切断非法食品添加物的供应链,严防流入餐饮消费环节。(2)市、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开展专项抽检工作(具体抽检品种及抽检份数见附件1),并于1月31日前完成抽检工作,2月15日前将抽检结果向社会公告。(3)组织开展餐饮经营使用食品添加剂的专题培训,提高经营单位正确认识与规范使用食品添加剂的水平,增强责任意识与识别能力。(三)巩固提高阶段(2009年3月11日-4月11日)1.主要任务完善治本措施,建立餐饮消费食品添加剂使用监管的长效机制。2.具体措施(1)建立针对餐饮经营中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长效监管机制,并将监管机制与日常监督工4作相结合;建立非法食品添加物和不合格添加剂追查溯源的信息通报机制。(2)加强餐饮业与集体食堂使用食品添加剂的管理,建立健全管理制度,督促经营单位严格落实采购食品添加剂索证索票与台账登记制度,加强日常监督与抽检,对发现仍在食品中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单位和个人,依法从重处理。(3)加强行业诚信体系和自律机制建设。依托餐饮行业协会组织餐饮经营单位开展诚信宣教活动,建立健全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