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区卫生计生工作的情况汇报尊敬的李区长:衷心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专程到卫生计生委来检查指导工作,这是对我们进一步做好卫生计生工作极大的鼓舞和鞭策。现将有关工作汇报如下:一、基本情况(一)卫生方面1.机构情况。全区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774家,其中区直医疗机构4家,中心卫生院10家,镇卫生院9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家,村卫生室526个,民营医院10家,诊所183家,厂矿医疗机构1家,其他医疗机构24家。2.人员情况。全区共有各类医疗卫生人员7037人,其中,公立医疗机构有职工4495人(在编人员2899人、非编人员1596人),乡村医生1447人,民营医疗机构(含诊所)1095人。全系统共有在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5917人,其中,公立医疗机构5174人,民营医院743人,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3.90人;执业(助理)医师2587人,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1.75人;注册护士2207人,每千人口注册护士1.62人。有正高级职称26人,副高级职称207人、中级职称774人。学历情况:有博士4人,研究生120人,本科835人,专科1105人。3、床位数。全区医疗卫生单位实有床位数4507张,其中公立医疗机构3752张,占总数的83.24%,民营医疗机构755张,占总数的16.75%;平均每千常住人口实有床位数3.78张。4、门、急诊和出院数及费用。2014年全区医疗机构总诊疗人次484.04万人,其中区级医院总诊疗112.99万人次,次均门诊费用122.57元,出院总人次14.59万人次,其中,区级医院出院8.55万人,人均住院费用4819.14元,医疗业务总收为11.5亿元。(二)计划生育全区有户籍总人口155.78万人,流出35.04万人,流入3.37万人,常住总人口122.75万人,户籍出生人口13833人,出生率8.92‰,死亡人口11576人,自然增长率1.46‰,政策第1页共10页生育率86.89%,出生人口性别比109.40。二、主要工作成效近年来,我区卫生计生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卫生计生委的悉心指导下,以“深化改革服务民生”为主线,抢抓机遇、改革创新、突出重点、攻坚克难,各项工作成效明显,先后创建了国家卫生XX县区、国家慢病防控示范区、国家卫生应急示范区、国家基层中医药服务示范区。2013、2014连续两年在市、区级目标考核中荣获一等奖,2014年荣立集体三等功。(一)医疗服务能力明显增强,群众健康水平不断提升1.居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十二五”期间,全区人均期望寿命从2010年的77.6岁提高到78.6岁;孕产妇死亡率由2010年的23.79/10万下降到18.98/10万,婴儿死亡率由2010年的7.22‰下降到6.99‰。2.医疗服务能力明显增加。投入13.2亿元,建成区人民医院新院、区中医院、区中西医结合医院住院楼和区精神卫生中心综合楼,改扩建21个基层医疗机构,完成157个撤并村卫生室和240个改造标准化行政村卫生室建设;全区医疗卫生机构业务用房建筑面积32.98万平方米、床位4507张,比2010年增加8.78万平方米、床位1085张;创建市级特色专科6个,临床重点专科2个,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全区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由2010年的410.88万人次增加到484.04万人次,出院人次由2010年9.61万人次增加到14.59万人次。3.公共卫生安全保障有力。近年来,全区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总体平稳,未发生重大传染病大规模流行,传染病疫情报告率和及时率均达100%。建立居民健康档案133.8万份,200**年以来,农村妇女“两癌”免费筛查11.73万人次;适龄儿童疫苗接种率99.99%;孕产妇住院分娩率99.94%;高血压、糖尿病规范管理率分别达92.49%和84.69%;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率91.2%;建立完善卫生应急指挥平台(120)和院前急救体系;成功举办全市第一届卫生监督技能竞赛,荣获团体二等奖;全区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标准由2011年的25元提高到40元,项目管理和服务工作走在全市前列,成功创建了全国卫生第2页共10页应急示范区、国家慢性病防治综合示范区和国家卫生区。(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有序推进,改革红利普惠于民1.公立医院改革稳步推进。2014年9月,在区人民医院、区中医院开展城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破除以药养医,药品实行“零差率”销售,建立完善补偿机制,累计减轻群众医药负担3000余万元。把“药占比、门诊次均费用、住院次均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