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品流通市场调研与汇报流通现状一、销售现状我们选取2009年进行分析。这一年,我县水果总产量为35.38万吨。其中,苹果32.39万吨,梨2.76万吨,杂果0.23万吨。果品总收入为6.88亿元,其中苹果总收入为6.56亿元,梨总收入2760万元,其他总收入425.2万元。这一年,我县早、中熟苹果销售价格较高,嘎拉平均售价为4.0-5.0元/公斤,较去年同期高1.0元/公斤;套袋红富士平均每公斤售价比去年同期高出0.2元左右,其中75㎜以上的优质套袋红富士平均售价每公斤2.8-3.2元,比去年同期高出0.2元。2010年套袋红富士平均每公斤售价比去年同期高出0.5元左右,其中75㎜以上的优质套袋红富士平均售价每公斤4.2-4.8元,比去年同期高出0.5元。二、贮藏现状我县苹果主要以现产现销为主,果品贮藏能力较小。全县现有冷藏库6座,贮藏能力为1.8万吨(其中两座果库未运行)。简易通风贮藏库800座,贮藏能力为1.2万吨。1、简易通风贮藏库。简易通风贮藏库共有800座,各镇都有分布,主要集中在龙高、香庙、炭店、永乐等镇。通风贮藏库适合于果农小规模贮藏。优点是设施投资小,贮藏费用低,能充分利用自然冷源降低库温,达到果实产地节能低成本贮藏保鲜的效果。缺点是贮藏前期库温偏高,果实品质有所下降;春分后库温难以控制,果实腐烂率高,贮藏期相对较短。由于近几年销售情况较好,加之简易通风库贮藏增值效益不够明显,所以简易通风库实际使用的很少,每年用于贮藏果品的不到20%。2、机械制冷恒温库。机械制冷恒温库共6座,其中永乐镇2座、西坡社区1座、义门镇1座、新民镇1座、城关镇1座。机械制冷恒温库的经营有租库和自主经营两种方式。贮藏方式有三种:一种是用标准的木条箱包装,一种是用纸箱包装,一种是用塑料保鲜袋包装,实际都用纸箱和塑料保鲜袋包装贮藏。第1页共4页贮藏库温度一般控制在2℃,果品可贮藏到翌年5月底,基本无腐烂损耗。库温人为控制,温度稳定,贮藏的果品品质相对一致。3、气调库。天盛果蔬气调库位于北极镇衡家那村,该库占地12.3亩,一期工程投资370万元。存在问题一是贮藏能力太低。目前,全县共有果品冷藏恒温库6座,库存仅有1.5万吨,远远不能满足贮存需要。随着新建园挂果,果品产量逐年增加,预计到2015年全县苹果年产量将会突破40万吨。同时,由于我县果品上市相对集中,大多在9月至11月集中上市,造成销售压力巨大。按每年果实采收后现销50%的产量计算,尚有20万吨苹果需贮藏待销。但我县目前冷藏能力和通风库贮藏能力仅为2.7万吨,还有近17万吨果品不能贮藏保鲜。按每公斤低于市场价0.4元计算,全县仅此一项年果品损失在6800万元以上。二是果品企业与果农关联度不够高。龙头企业利益连接机制关系单一,“订单农业”、“公司+基地+农户”等产业化经营模式运用在果业上还比较少,尚未有效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三是果品流通企业资金严重不足。以2009年为例,我县有65%的果品需要果品企业收购,需流动资金4.2亿元以上,其中企业自筹不足1亿元,其余3亿多需要银行贷款,但企业实际贷款资金不足50%。前几年地区商业银行退出农村市场,信贷市场渠道变窄,再加上目前国家紧缩银根,融资难度进一步增加。四是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低。果业专业合作组织数量少,力量薄弱,大多建立时间不长,多为松散型结构,经济实力弱,与农户的联结度不高,带动作用小。全县没有一家规模以上专业合作组织,在面向大市场同类产品低价竞争时,不能合力规避和应对市场风险。五是交易市场层次低。大部分交易市场栖居小型农贸市场,不能发挥牵动企业、带动基地的作用。且多数市场管理制度不健全,市场设施条件差,不具备仓储、保鲜能力,影响产品的第2页共4页交易。六是果品流通利润薄。据调查,在整个果品效益中,生产环节的效益只占1/3左右,2/3的效益在贮藏、保鲜、分级、包装等环节上,但我县的果品在这一环节显然获利很少,附加值极低。七是信息流通渠道不畅。2008年,由于州梨销售市场和价格掌握的不够准确,致使前期的收购价格过高,造成果品收购企业无利可赚,迫使水果积压,价格一跌再跌,果农损失严重。几点建议一是大力建设果品贮藏库。以果业有限责任公司为例。该公司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