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运输系统战略规划研究同济大学杨东援贾俊刚戴禾赵娅丽提要本文结合某市智能运输系统战略规划的实践,参考国外先进经验,研究智能运输系统战略规划的方法及工作内容。主要讨论战略目标的确定、系统开发过程参与者的关系、系统框架结构的分析等问题。关键词ITS战略规划系统结构1.引言智能运输系统(以下简称为ITS)涉及众多领域和部门,是一个复杂社会系统。在系统建设过程中,需要许多专业领域的技术人员共同协作,同时需要在多个行业及管理部门之间建立良好的协调关系,以达到整合分散开发的多个项目,构成协作运行的复杂巨系统的目标。为此,ITS的系统规划显得十分重要,日本、美国、欧洲等均有许多成果,形成了系统框架结构、系统相关规范等代表政府意见的重要技术文件。ITS系统战略规划是系统规划首先需要进行工作,其任务是根据某一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明确系统的战略目标;确定开发过程的战略布局,划分政府、企业、研究单位之间的协同任务,确定系统整体框架结构,以及相应的信息组织方案,制定相应的战略措施。本文结合某市智能运输系统的战略规划实践,参考国外先进经验,具体讨论战略规划的工作内容与方法。2.战略目标的确定为正确确定系统建设的战略目标,其基本研究方法是采用宏工程的思想,研究交通系统与外部社会经济环境之间的关系,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确定采用高新技术改造交通系统的功能要求定位。在某市ITS系统发展战略及规划研究中针对这部分工作采用了如图1所示的工作流程。图1确定市域ITS建设战略目标的研究工作流程该市经过多年的建设,已经从80年代的一个边境小镇发展成为具有350万人口,充满活力的现代化都市。为了适应新时期发展的要求,产业结构将向以高新技术为核心的产业布局调整,同时加快建设华南物流枢纽,加快对现有交通系统的技术改造,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交通运输体系。在此背景下,该市加快了对交通运输系统改造的步伐,全市已经或正在展开的相关建设项目有:无线集群调度系统;GPS定位系统试点;远程电子监控系统;运政稽查管理系统;交通一卡通系统;集装箱运输EDI系统;交通仿真实验系统等。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分析现有交通系统服务能力分析交通系统改造目标的确定发达国家的ITS服务需求分析成果现有技术基础及适用技术分析市域ITS的建设目标的确定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交通系统概念为整合上述系统,建立相互有机联系、高效运行的ITS整体系统,根据该市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确定的系统建设目标为:为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管理及其他城市交通部门提供信息化的决策支持手段,以提高行业管理的水平及能力。构建城市交通信息基础设施,为区域物流中心及区域航运中心的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对交通运输资源进行整合,提高现有道路交通设施的使用效率,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潜力,为公众提供安全、方便、舒适、快捷的运输服务。通过高新技术手段提高运输企业的生产率、服务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探索有效的部门协作机制及系统建设的融资手段,确保有效利用体制资源和财政资源。根据已有建设基础确定的系统建设战略重点是大力进行系统整合,构筑有机的系统结构,已达到充分发挥系统整体效益的目标。3.系统建设机制分析3.1.智能运输系统的建设特点3.1.1.系统创新特点与传统运输系统相比,智能运输系统具有显著的系统创新特征:通过信息技术对分散进行的个体交通行为进行引导整合,帮助个体在掌握宏观信息的基础上将其交通行为合理化,促进系统整体的协调。通过信息技术增强管理水平,形成交通系统的完整信息采集、信息管理与加工、信息发布“系统神经网络”,以支持各种科学决策行为。通过信息系统实现交通系统与整个社会经济系统的有效协接:交通运输信息融入供应链;交通运输信息融入居民生活信息链。因此,智能运输系统是对传统运输系统的一次革命,传统的运输观念、运输行业组织形式、运输管理方法,以及传统的运输技术都将由于智能运输系统的发展而发生变革。智能运输系统的建设不仅是一种技术开发研究过程,而且是一种组织创新、观念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