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页共30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50页共30页一、游览区概况(一)自然社会情况本区位于莱城东南25公里处,钢城区北部。棋山为徂徕山余脉,山势南北走向,最高峰为南大顶,海拔596米,盘踞面积12平方公里。规划面积为24平方公里。本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冷夏热,四季分明。山体基岩以太古界变质片麻岩、片岩、花岗岩为主,有辉长岩、石英岩、长石等岩脉侵入。成土母质风化疏松,土壤为棕壤。植被覆盖率70%以上,以松、刺槐、桃、板栗、苹果、山楂等林种为主。动物、鸟类40多种。本区行政区划属莱芜市钢铖区里辛镇和黄庄镇,主要村落有棋山观、三岔河、八大庄、涝洼、圈里、幸福村、仙人桥等七村。本区南部紧邻钢城城区,村民除从事农业外,多进城务工,人民生活水平较高。省道莱韩线从本区南部东西穿越,为一级公路,交通便利。区内有简易公路环绕棋山,上山步游路也基本修建。(二)资源开发情况1、资源特色1)棋山柯烂,传说动人棋山以自然景观与历史文化相融合,构成了“棋山柯烂”仙境的独特资源。棋山以变质片麻岩和花岗岩为山体骨架。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中,由于山体风化,形成了较为奇特的造型地貌,尤以位于山体顶部的棋盘石、棋子石和“柯烂石”最为著名。棋盘石与棋子石为一体,棋盘石表面平坦,裂纹纵横,状似一围棋棋盘,棋子石立于其上,为椭圆状,从山体西部望去为浑圆状,重约3吨,高约2米,宛如一巨型围棋棋子。“柯烂石”为辉绿岩侵入岩脉,形状酷似斧柄。古人见景生情,经历代传诵,形成了“棋山柯烂”的美丽传说,“棋山柯烂”亦成为“莱芜古八景”之一。“棋山柯烂”的传说为:东晋建元年间,棋山脚下棋山观村青年王质上山打柴,来到山顶棋子垭,见有两位老者下棋。出于好奇,他便不声不响地站在一老者背后观看。因口渴,他随手端起老者的一碗水喝了一口。喝后顿觉眼前忽明忽暗,似有白昼黑夜、春夏秋冬来去匆匆之感。等两位老者弈罢离去,他才想起砍柴之事,回头一看,斧柄已烂。回到村里,竟无一人认得他。原来是在山中遇到仙人,时光如梭,山中方一日,人间已百年。因棋山景观美丽,传说独特,古代文人墨客到此观光题诵者众多,宗教人士也到此建寺修观,现留有佛洞子、棋山观、后宫等古代寺观。明代雪蓑道人留下了草书“玄之又玄”碑文,笔法奇特,艺术价值很高。2)雪蓑妙笔,玄之又玄雪蓑其人,正史无载。其为明朝嘉靖时人,明嘉靖名士李开先与之素有深交,所作《雪蓑道人传》,其言当属可信。雪蓑姓苏名洲,河南杞县人,徒居唐县,他喜欢在雪中披蓑而行,故名雪蓑。他秉性颖悟,博学多才,所第251页共30页第250页共30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51页共30页作诗文,多生硬奇怪,或杂里中常谈,或出方外异语。他性情怪诞,喜欢古董和炮制药材,能行医看病,书法、弹琴、歌唱、蹴鞠为其“四长”。雪蓑在嘉靖后期60多岁时,浪迹青州与章、莱一带,留有多处笔迹。棋山山腰有一洞穴,相传雪蓑在此住过。棋山观村至今尚存之巨石高碑(高3.13米,宽1.18米),阴刻雪蓑所书“玄之又玄”四个大字,他特意把“之”字提到右上方先行下笔,“之”字一点状若龙头,一捺延伸下行十一市尺,如神龙掉尾,似神来之笔。“玄又玄”三字置在“之”字长捺之左,布局豪放,别具一格,令人有雄健、理趣深长之感。初视皆读为“之玄又玄”,实则应倒诵为“玄之又玄”(语出老子《道德经》),如此奇怪写法,既表达他身属道家对宇宙之宏观,又表现出他对棋山仙景之慨叹与赞美。雪蓑在莱芜所留笔迹,书家评其为书法上品,被称为“半仙体”,明代李开先、王世贞等名家,都曾为之揄扬,当时就颇负盛名。我国现代著名书法家武中奇至莱芜睹及雪蓑所书时,也评价很高。3)抗日丰碑,永存后世抗日战争期间,棋山一带是抗日根据地,棋山观村内有棋山抗日阵亡烈士纪念碑,建于1941年7月7日,高1.8米,宽0.75米,正面阴刻有徐向前元帅题词“陆军第十八集团山东纵队第一旅抗日阵亡烈士纪念碑”,为莱芜境内抗战时期题词人级别最高的碑刻,具有很高的历史文物价值和教育意义。每年都有许多游客和群众自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