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旧住宅小区综合整治工程项目安全防护及文明施工管理措施1.1安全文明施工目标1.1.1安全保障方针我们的安全体系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1.1.2安全目标我们的安全保证目标是实现“五杜绝、二控制、三消灭、一创建”。机电设备、电器设备、小型机电检查率达100%;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率达100%。争创某市市级安全文明工程。1.2安全保证体系:安全保证体系如图所示。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1.3安全防护保证措施1.3.1施工安全措施管道施工专业队技术部门工程管理部安全保卫部机械设备部合同预算1.3.1.1贯彻执行国家安全生产、劳动保护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以及某市有关安全生产的管理规定。严格执行某市建委下发的有关文明安全施工及环境保护28项规定,坚决杜绝“三违”现象。加强职工安全生产教育,提高职工安全意识,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坚持“安全生产、预防为主”的方针。1.3.1.2健全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建立和实施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人员的责任,抓好本工程的安全生产工作。1.3.1.3制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时,把安全列为主要内容之一。为保证安全生产所采取的施工技术措施列出专门章节,并详细地说明技术措施内容和实施细则;对特殊工种制定详细的、专项的安全操作规程。1.3.1.4实施前,对参与本工程施工的全体职工进行安全生产教育,组织职工学习关于安全生产的《规定》、《条例》和《安全生产操作规程》等,并要求职工在施工中严格遵守。1.3.1.5实施前,对投入本工程施工的机械设备和施工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未经有关部门验收的设备设置和设施不准使用,不符合安全规定的必须立即整改完善。同时在施工现场设置必要的护栏、安全标志和警告牌。1.3.1.6实施时,严格按照经有关单位审定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和安全生产措施的要求进行施工。操作工人必须严守岗位、履行指责,遵守安全生产操作规程。特种作业人员经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各级安全人员必须入施工现场,督促操作工人和指挥人员遵守操作规程,制止违章操作、无证操作、违章指挥和违章施工。1.3.1.7实施时,每周组织检查一次安全活动,检查安全生产措施的落实情况,研究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补充完善安全措施。1.3.1.8执行交接班制度,坚持工前讲安全、工中检查安全、工后评安全的“三工制”活动。坚持每周一“安全活动日”的活动。1.3.1.9个人自我防护,凡进入工地按规定佩戴安全帽。进行特殊作业前,先落实防护设施,正确使用攀登工具,安全带或特殊防护用品,防止发生安全事故。1.3.1.10路口设立标志牌并派专人进行交通导流,保证行人、车辆安全。1.3.2临时用电安全防护措施1.3.2.1施工现场用电必须由电工负责,严禁非电工及其他人员进行任何作业,电气设备的接线应正确、牢固,布线要清晰、整齐,不得乱拉乱扯。1.3.2.2必须设置各自专用的开关箱,并实行“一机一闸”制,电源开关箱必须装设漏电保护开关。1.3.2.1乱拉电线,过路电缆应采取穿钢管、埋沟等安全防护措施,严禁赤露地表,严禁车辆碾压。1.3.2.2用电必须建立对现场的线路设施的定期检查制度,并将检查检验记录存档备案。1.3.2.3机具、车辆及人员应与内外线路保持安全距离,达不到规范规定的最小距离时,必须采取可靠的防护措施。1.3.2.4手动电动工具必须戴好绝缘手套,穿绝缘鞋,工具的电源线、插头、插座应完好。1.3.2.5采用三相五线制的接零保护方式,总配电箱应采取相应的接零接地保护方式。1.3.3机电设备安全防护措施触电事故的主要原因是:使用有缺陷的电器设备;触及带电的破旧电线;触接未接地的电器设备及裸露的电线、开关、保险;无保护性接地或接地质量不良;非电气工作人员进行电器维修;不按规定使用安全电压的便携式灯具,缺少电气危险警告标志。1.3.3.1各种小型机电设备要由维修专业人员定期检查维修,确保使用前良好。使用中,严禁非电器维修人员拆修,防止意外隐患的安全事故发生。1.3.3.2手持式电动工具使用前应进行检查,外壳、手柄、负荷线、插头、开关等必须完好无损,空载试验运转正常方可使用,使用时负荷线不受外力作用。1.3.3.3工具的零、部件的防护装置(如防护罩、盖)等不得任意拆卸;转移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