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环保模范城复查工作报告关于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复查情况的工作报告县政府:xx市于2005年创建成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2010年,国家环保部对复查考核指标体系做了相应调整,新的指标体系门槛更高,要求更严,考核范围更广,将所属区县列入复查范围。近几年来,市委、市政府极为珍惜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这一来之不易的荣誉,我县根据安排高度重视模范城复查工作,持续加大环保工作力度,转方式、调结构,积极探索代价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续的环境保护新道路,着力解决影响科学发展和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城市环境基础设施日趋完善,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2012年7月2日,国家环保部环保模范城复查组分成工业、机动车、地表水、固体废物、清洁生产五个考核组,抽查了我县共10个检查点位,各考核组对我县近几年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持续改进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我县环保模范城复查任务圆满完成。一、我县创模成功以来环保模范城市持续改进工作的主要做法(一)健全工作机制,环保工作地位逐年提升。我县不断完善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统筹规划、合理安排、综合平衡、科学决策。强化环保工作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推动全县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进一步落实环保目标责任制,健全环境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强化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领导和考核,严格环保工作责任追究,今年县委、县政府新的考核办法,将环境保护列入一票否决范围,环保工作将进一步得到强化。今年2月24日,县委、县政府召开了全县环保大会,向各级各部门和全县人民发出关第1页共9页注环保的号召,形成加强环保的共识,切实将环境保护工作落脚到关注民生,改善和提升群众生活质量上来,环保部门的地位进一步得到提升。(二)加大资金投入,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县委、县政府近几年高度重视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创新投入机制,加大环保投资,进一步提升了城市品位和城市综合竞争力。一是加快建设城乡污水集中收集处理系统,提高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投资7370万元,对县污水处理厂进行一期升级改造和二期扩建,日处理能力由4万吨扩大到6万吨,污水排放标准升级为一级a标准;投资6500万元,整合治理XX县区污水收集管网,XX县区污水管网达到71公里;投资100多万元,建设了夏庄、招贤、刘官庄等5处社区污水处理设施;投资4496万元,建设日处理能力2万吨的第二污水处理厂;投资9187万元、日处理能力4万吨的城北污水处理厂、投资6919万元、日处理2万吨的碧波污水处理厂正在积极筹建中,环境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显著提高。二是加快集中供热和集中供气系统建设步伐,完善城市集中供热、供气设施和配套管网建设。我县目前集中供热面积达180万平方米,集中供热普及率达60%。积极建设xx集团集中供热项目,建成后将实现海右经济开发区供热全覆盖;投资1亿余元建设日供气能力达8000立方米的天然气工程,铺设高、中、低压管网200余公里,拥有天然气用户近2万户,其中工业用户20家。建设了天然气汽车加气站,积极推动“油改气”工程,全县90%以上的出租车已改装成油气双燃料车。三是加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和运营管理。投资8250余万元,建设了占地290多亩、日处理300吨的xx固体废物处理中心,渗滤液采用“mbr膜反应器+钠滤+反渗透”处理工艺,为垃圾无害化处理场。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规范运作、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实行“以奖促治”,探索推行“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的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模式。xx、xx、xx三处“以奖促治”垃圾处理厂项目正全力推进,主体建设已完工,配套设施已到位,项目已具备试运转能力,年底可实现规划设计要求。(三)加强综合整治,城乡环境质量整体改善。把持续改第2页共9页善环境质量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采取有效措施,为人民群众提供水清天蓝地干净的宜居安康环境。一是大力开展“清水工程”。严格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管理,彻底清理水源地保护区内的非法排污口、非法采砂和非法建设项目;加强河流整治,推进农村河流整治步伐;强化水环境污染防治,实施城乡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全覆盖;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