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8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8页参加广东省初中生物新课程教学设计与案例评选《生物圈》教学设计广州市番禺区市桥第二中学李小平一、教学内容分析:这是一节是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二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第一节《生物圈》的教学内容。人和生物都生活在生物圈中,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的条件。生物的生存、延续和发展与生物圈息息相关,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这个单元的教学内容,旨在使学生认识到“家”中有很多成员,他们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处在动态变化之中。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的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越来越大,保护和改善环境是人类的迫切愿望,加强环境教育,使初中生提高环境意识,正确认识环境问题的现状,学习解决环境问题的知识和观念,并使学生的行为与环境相和谐,这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二、教学对象分析1、心理特征:中学生具有好奇心理强、表现心理厚、求知心理高、怀疑心理浓的心理特征。中学生朝气蓬勃,热爱大自然,对新奇的事物充满好奇,希望探索其中的奥妙。中学生不喜欢、不满足简单的教材里的图画、文字,他们喜欢讲自己熟悉的人或事。教师要布置贴近学生生活的作业,为他们提供一个适合个性发展的空间,更能激发和培养他们的创造性。2、知识能力:七年级的学生虽然没有学过生物学知识,但他们从小学的《自然》及生活中的电视节目中已了解了许多生物学的知识。他们能说出各种各样生物的名称、地球上哪些地方有生物生存等,但没有构成“生物和其生存的环境”的整体体系──生物圈的概念,不知生物和生存环境是相互依存的关系,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但综合分析能力,创新意识还不强,这就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引导、启发、培养。教师可根据以上特点,逐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让学生自主地解决问题,掌握知识。三、教学目标分析:(一)知识目标:1.描述生物圈的范围;第2页共8页第1页共8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8页2.说出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3.尝试搜集和分析资料;4.认同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我们应当了解和爱护这个家。(二)能力目标:1.使学生初步具有搜集、处理图文资料,运用观察、分析、比较等方法解决生物学问题的能力;2.会组织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3.培养学生合作讨论问题,提高探究学习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认识到自己是生物圈,这个家庭中的一员,应该积极、主动认识并保护这个家;2.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的精神,学会尊重和理解他人发表的见解。四、教学策略: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以活动教学方式为主,通过形式活泼、内容丰富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在满足学生表现欲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力求在整个教学中体现出“三维”教学目标。五、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与学的活动过程预期教学目的和效果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导入课题1、播放歌曲《大中国》,教师和学生齐唱让学生体会到家的温馨和重要性2、歌中唱到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同时我们全世界人民还生活在一个比中国还大的家,教师引导学生回答这个家的名字。让学生对生物圈有个初步的理性认识3.比喻:地球──足球生物圈(地球的表层)──一张薄纸既然如此,你想了解这个家吗?引入课题:生物圈。使学生在一种轻松而又好奇的氛围中愉快地进入角色,开始本课的学习第3页共8页第2页共8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8页二、学生通过讨论、角色扮演等实践活动,学习新知。1、生物圈的范围。1、说一说:地球上哪些地方有生物?1、证一证:阅读教材第11、12页“生物圈的范围”,看看科学家的观点是否与自己的相同。给学生自由发言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2、提出问题:通过验证,哪些同学的观点和科学家的一样,一起交流一下,可以吗?2、引导学生概括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