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6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6页我国资产减值会计准则的现状及完善建议_财务管理论文-毕业论文作者:网络收集下载前请注意:1:本文档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下载之前请确认。2:如果不晓得侵犯了你的利益,请立刻告知,我将立刻做出处理3:可以淘宝交易,七折时间:2010-06-1021:40:48摘要:2006年2月,我国公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明确了资产组的认定及其减值的处理,重新规定了减值损失可作转回处理。这一变动,必将对企业的会计信息、利润等产生影响。文章指出了我国会计实践工作当中资产减值准备可能存在的相关问题,并提出了完善我国资产减值会计准则的几点建议。关键词:资产减值;新企业会计准则;完善建议;利润操作我国资产减值准则在借鉴国际会计准则有关资产减值内容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我国的国情,将“资产减值”作为一个单独的会计准则进行列示,完整给出了资产减值损失的计提时间与计量方法,明确规范了资产减值迹象的判断、确认、计量与披露等具体问题。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笔者认为,我国资产减值准则仍然存在缺点和不足。一、资产减值会计在实务中存在的问题(一)资产减值的确认与计量难度大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关键是确定资产预期的未来经济利益。我国采用的是经济性标准,只要资产发生减值,即当资产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时,就予以确认,然而,要合理确认各项资产的可收回金额有较大的难度。一是我国目前资产信息、价格市场机制尚不健全,使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缺乏依据;二是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入账后,由于技术更新、市价下跌等原因,会发生价值贬值,对其确认和计量远远超出会计人员的专业能力,需多个部门协同认定,甚至需要企业外部的专业评估机构才能认定,不仅难度大,而且时间往往滞后于会计信息披露时间。(二)引入“资产组”在我国的实际操作上仍面临一些问题对于一些以单项资产为基础计提减值准备在操作上有困难的情况,准则引入了“资产组”的概念。就我国的企业管理现状和上市公司的监管机制看,资产组属于全新概念,引入资产组的概念将面临一系列困难:其一,我国企业的管理惯例和水平尚不足以具备与之相适应的现金流量预算管理水平;其二,资产组的划分缺乏明确的标准,容易诱发盈余管理行为;其三,资产分配工作量大,分配程序相当繁琐复杂,且这种分配过程中带有较高程度的主观随意性;其四,我国的企业规模普遍不大,中小企业居多,在辨认资产组时仍然会面临诸多实际困难。另外,会计人员素质不高,电算化程度参差不齐,采用资产组将给中小企业造成沉重的负担。第2页共6页第1页共6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6页(三)利用资产减值进行利润操纵资产减值会计一直都是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重要工具。2001年上市公司全面实施“八项计提”进一步挤掉上市公司资产水分,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上市公司政策选择的余地,上市公司不切实际地计提减值准备,进行巨额冲销和巨额转回在会计年度间随意调节利润。亏损的上市公司,更是利用资产减值来进行盈余管理避免ST和下市。新准则对减值损失的转回作了新的规定。在确定资产减值损失时,同我国现行制度和准则仍保持一致,但在转回问题上,准则规定“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不得转回是针对长期资产减值而言,流动资产如存货、短期投资、应收款项等的减值问题由其他的准则来规范。新的资产减值准则关掉了企业通过长期资产进行利润操纵的大门,但是企业仍然有其他的选择进行盈余管理。(四)外部监管难度大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公允性难以衡量。短期投资市价、存货可变现净值、长期资可收回金额、应收款可收回金额、固定资产可收回金额等资料是企业确认和计量资产减值准备的基础。其中“可变现净值”、“可收回金额”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会计人员的主观判断。依据相关的估计数据确定“可变现净值”,存在较大的主观性,其结果会因人而异。“可收回金额”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确定需预计未来一定期间现金流入量和贴现率,更具有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