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8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8页中国证券市场SCP研究分析以及改革对策第2页共8页第1页共8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8页专业:经济学姓名:赵猛学号:080307241中国证券市场SCP研究分析及改革对策摘要:从梅森(Mason)和贝恩(Bein)提出的组织理论SCP市场结构(Strucure)、市场行为(Conduct)和市场绩效(Performance)的理论基础,并利用实证数据来系统地分析中国证券市场的特征、缺陷,并结合中国特色的建设提出改革建议。关键词: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集中度。理论基础:证券SCP(structure、conduct、performance)模型是由美国哈佛大学产业经济学权威贝恩(Bain)、谢勒(Scherer)等人建立的。该模型提供了一个既能深入具体环节,又有系统逻辑体系的市场结构(Structure)一市场行为(Conduct)一市场绩效(Performance)的产业分析框架SCP模型从对特定行业结构、企业行为和经营绩效三个角度来分析外部冲击的影响。行业结构:主要是指外部各种环境的变化对企业所在行业可能的影响,包括行业竞争的变化、产品需求的变化、细分市场的变化、营销模型的变化等。企业行为:主要是指企业针对外部的冲击和行业结构的变化,有可能采取的应对措施,包括企业方面对相关业务单元的整合、业务的扩张与收缩、营运方式的转变、管理的变革等一系列变动。经营绩效:主要是指在外部环境方面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企业在经营利润、产品成本、市场份额等方面的变化趋势。SCP模型分析框架行业结构、企业行为与经营绩效之间的关系以梅森(Mason)和贝恩(Bein)提出的组织理论市场结构(Strucure)、市场行为(Conduct)和市场绩效(Performance)的框架,即SCP框架以及效率理论为基本的理论基础。从动态和全第3页共8页第2页共8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8页方位的角度进行分析与研究。新产业组织理论认为,SCP框架是一个循环的流程,从长期看是一个周而复始、不断发展的循环过程,可由下图表示:历史回顾以及现状我国证券公司发展至今已经有近20年的历史,其发展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1985~1989年。这一阶段是证券公司发展的起步期,其特点是证券公司作为证券市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实现了零的突破,证券公司数目增加较快;但各公司资产规模较小,基本只有经纪业务。到1989年底,全国共有证券公司30余家,总资产仅有50多亿元人民币。第二阶段:1990~1998年。这一阶段是证券公司快速增长时期,其特点是证券公司的数量大量增加,同时资产规模也迅速扩张,出现了我国证券公司发展历史上的第一次增资扩股高潮。到1998年底,全国证券公司达到90家,总资产832亿元人民币,比1989年增长了16倍。第三阶段:1999年至今。在这一阶段,证券公司问的竞争加剧,业内开始发生兼并重组和整合,一些经营风险大、资产质量差的证券公司退出了证券市场;与此同时,随着分业经营工作的推进,证券公司数量有所增加,资产规模大幅增加,质量也有所提高。尤其是在1999~2001年出现了我国证券公司发展史上第二次大规模增资扩股高潮。证券公司作为金融业的细分产业,在我国存在如下缺陷:(1)在市场结构集中方面,垄断的市场结构以产权不清、所有者缺位和政企不分为特征。(2)在市场结构的规模经济方面,规模不经济现象突出,规模大的金融企业的规模与其效益和效率不成正比。(3)在市场结构的产品差异化方面,市场定位差异小,产品趋同,服务差异化小,差异化尚未发挥对产业组织市场结构调整最用,尚不能利用产品差异化有效规避风险,尚未获得在国际竞争中的核心竞争力。(4)在市场结构的进入壁垒方面,外资进入存在超国民待遇和低国民待遇,民营资本进入金融业存在较高壁垒,没能有效发挥组织体系对中小企业融资的作用:在市场结构的退出壁垒方面,“保驾护航”的政策为主,市场化的退出机制不健全,缺乏针对金融企业退出市场的专项法律,无法有效降低法律退出壁垒。此外,由于监督管理体系等外部因素不完善,加之内部治理机制不健全,我国证券公司在同常经营和业务操作中违规经营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