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行政单位会计概述第一节行政单位会计的特点一、行政单位会计的概念行政单位会计是指各级行政单位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行政单位预算资金和其他资金的运动进行反映和监督的专业会计。它是预算会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行政单位会计的核算内容行政单位主要依靠国家预算拨款履行其立法、行政和司法等管理职能,因此,行政单位向国家取得预算拨款收入,向所属单位拨出经费,自身为行使管理职能而发生的经费支出以及经费结余就是行政单位会计核算的主要内容。行政单位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是行政单位会计的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支出等五大要素。资产指行政单位占有或者使用的能以货币汁量的经济资源。包括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行政单位的资产分为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两大类。流动资产是指可以在一年内变现或者耗用的资产。包括现金、银行存款、有价证券、暂付款、借出款以及材料等。固定资产是指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200元)以上,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并且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其实物形态的资产。包括房屋、建筑物、专用设备、一般设备、交通设备、文物和陈列品、图书其他符合固定资产标准的资产。负债是指行政单位所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需要以资产或劳务偿付的债务。包括应缴预算收入、暂存款、借入款和代管款项等。净资产指行政单位的资产总额减去负债总额的差额。是行政单位代表国家掌管的净资产。它包括固定基金、专用基金、普通基金。资产、负债和基金三要素之间的关系是:资产=负债+基金收入是指行政单位进行公务活动,依法从财政部门或上级主管部门取得的各项拨款。它包括拨入经费、拨入专项基金、其他收入、附属机构缴款。支出是指行政单位为履行其管理职能,进行公务活动所发生的各种开支。包括经费支出、专项资金支出、其他支出、拨出经费、拨出专项资金、补助支出等。资产、负债、基金、收入、支出五要素之间的关系是:资产=负债+基金+收入—支出资产+支出=负债十基金+收入三、行政单位会计的特点行政单位会计的特点是相对于财政总预算会计和事业单位会计而言的。1.核算对象不同财政总预算会计的核算对象是国家和各级政府预算资金的集中、分配及其结果。事业单位会计的核算对象是预算资金的领拨使用、事业收支、经营收支等资金活动。行政单位会计的核算对象则是纯预算收支运动。2.支出列报依据不同行政单位会计和事业单位会计均是以经费的实际支出数列报支出;而财政总预算会计则是以拨款数列报支出。3.结账基础不同事业单位会计的结账基础既需用收付实现制,又需用权责发生制,而行政单位会计与财政总预算会计的结账基础均是收付实现制。4.会计主体不同财政总预算会计的会计主体是国家或一级政府,行政单位会计与事业单位会计的会计主体均是一个具体的单位。第二节行政单位会计账户一、会计科目行政单位会计的会计科目是对行政单位会计核算对象的具体内容进行科学分类的一种方法。行政单位的会计科目是各级行政单位会计设置账户、确定核算内容的依据。行政单位会计与财政总预算会计相比,需增设现金、材料、固定资产等科目,与事业单位会计相比,没有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应付账款及有关经营收支科目。这就是由行政单位会计核算内容决定的。二、会计凭证1.原始凭证行政单位会计采用的原始凭证主要有支出报销凭证,收入凭证,往来结算凭证,缴拨款凭证,材料收付凭证等几大类。(1)收款凭证。(2)费用支出凭证。(3)银行结算凭证。(4)缴拨款凭证。2.记账凭证行政单位的记账凭证是由会计部门依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填制的.指明经济业务所涉及账户名称、金额和记账方向的凭证,也是登记会计账簿的直接依据。行政单位的记账凭证有两种:—种是专用记账凭证,它包括收款凭证、付款凭证和转账凭证;另一种不分收、付、转,只有一种格式的通用记账凭证。目前各单位普遍采用“通用记账凭证”。3.会计账簿账簿是由具有一定格式,互相联系的若干账页组成,以会计凭证为依据,用以全面、系统、序时、分类记录各项经济业务的簿籍。账簿按用途分为序时账簿、分类账簿和备查账簿。行政单位会计应设置序时账簿,包括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行政单位会计还应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