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的生理特点通常将出生后至20公斤左右的猪称仔猪,这段时间是猪的生长发育和养猪生产的重要阶段。仔猪在消化生理、生长发育、体温调节等方面都不同于其他阶段,仔猪的生理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胃肠功能差,消化机能不完善。表现为胃肠重量轻、容积小,初生时胃的重量约4-8克,仅为成年猪胃重的1%左右;酶系统发育不完善(初生期只有消化母乳的酶系,消化非乳饲料的酶系在1周龄后才开始发育);胃肠酸性低,限制了养分的吸收;胃肠运动机能微弱、胃排空速度快等。2.体温调节能力差。初生仔猪体温调节机能发育不全,物理调节和化学调节效率都很低,对寒冷的抵抗力差。因此,仔猪保温十分重要,尤其是生后第1~2周。3.生长强度高。仔猪越小生长强度越高,决定了仔猪高能高蛋白的营养特点。4.免疫机能不全。因为母猪的胎盘阻隔,胎儿不能从母体获得免疫能力。初生仔猪吃到初乳后,初乳中的母源抗体(免疫球蛋白)可由肠道直接进入血液。但初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在仔猪出生3天后迅速下降。因此仔猪吃好初乳很重要。仔猪本身10日龄后才开始产生抗体,但直到30~35天数量还很少,此后逐渐上升至正常水平。仔猪3周龄左右应特别注意防病。5.乳中含铁很少。乳猪不能依靠母乳获得足够的铁,在生后3~4日内应该补铁。上述生理特点决定了仔猪营养需要和饲养管理的独特性,仔猪的营养需要较其他阶段高,且影响因素多。仔猪的生理特点是造成腹泻的生理基础,应特别注意加强仔猪管理和营养调控。仔猪的饲养管理仔猪饲养是养猪生产的基础阶段,仔猪的好坏直接影响整个饲养期猪的生长速度和饲料转化率。根据仔猪的生理特点,实行科学的饲养管理是养猪成功的关键。仔猪饲养应抓好三关:初生关、7-10日龄诱食关、30-35日龄断奶关一、初生关固定乳头,早吃初乳母猪分娩时必须有人在场照顾,保证初生仔猪在2小时内吃到足够的初乳,获得营养和母源抗体。绝大多数仔猪只占用一个乳头,少数仔猪哺乳相邻的二个乳头,并且各乳头的泌乳量不同,因此必须人为的训练仔猪固定乳头。一般采取弱小的仔猪放在母猪体前面的乳头,强壮的仔猪放在母猪体后面的乳头,中等的仔猪放在母猪体中间的乳头的方法。防止压死,确保成活初生几天内的仔猪,四肢无力,行动迟钝,尤其寒冷季节常常依靠母猪腹部或打堆,容易被母性差的母猪压死。可以设置防压栏、分娩栏或单独放置仔猪,定时哺乳来解决。防寒保暖应控制初生至2周龄期间的环境温度,因这段时间仔猪调节体温能力很差。初生几天内的仔猪最适宜的环境温度为30-35摄氏度,温度过低,仔猪容易患感冒、痢疾、肺炎等疾病。最好设置仔猪保暖箱。为了消除分娩舍湿气、异味及猪只散热,须给予适当通风预防贫血仔猪容易发生缺铁性贫血,诱发仔猪白痢。3日龄仔猪补铁,后腿肌内注射牲血素1毫升,防止贫血,以免诱发白痢病。二、7-10日龄诱食关仔猪在出生后7-10天,开始长牙齿,牙龈发痒,到处寻找硬物咀嚼,利用这一特点,在仔猪7日龄开始用饲料诱食是增强仔猪消化功能、体质、抵抗疾病、提高仔猪断奶体重的关键措施,必须想办法进行诱食。诱食方法:应饲喂营养平衡的优质开食料,把饲料放在仔猪经常活动的地方、涂在母猪乳头上或仔猪嘴里面的方法诱食。三、30-35日龄断奶关经过早期补食的仔猪,在正常情况下,断奶时间一般可在30-35日龄,体重6公斤以上。断奶方法有一次性断奶、逐渐断奶和分批断奶法三种。一次断奶:即母奶少,仔猪健壮,采食力强,可一次性断奶。逐渐断奶:即母奶较多的仔猪,可在断奶前5-6天,母仔分开,逐渐减少喂奶次数,直到完全断奶。分批断奶:即体重大小悬殊的仔猪,体重大而健壮者可提前断奶,体重小而体弱的稍后断奶。断奶时应应尽量减少应激,将母猪赶走,仔猪留在原圈。断奶第一天,应减少饲料喂量,以后逐渐增加,经3—5天恢复到原喂量水平,期间应供给充足饮水,并注意保暖。断奶当天,应减少饲料喂量一半,然后再逐渐增加,防止断奶仔猪拉稀。夏季育肥猪的饲养管理育肥猪皮下脂肪厚,体内热能散发较慢,再加上汗腺退化,又不能以大量排汗方式散发体内热量,所以育肥猪非常怕热,对热应激比较敏感。育肥猪的最适宜温度为1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