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考试结束前浙江省2013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仪器分析、检验仪器原理及维护试题课程代码:01651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1.样品流在鞘液的环包下形成流体动力学聚焦,使样品流不会脱离液流的轴线方向,并且保证每个细胞以相等的时间通过的区域是A.荧光照射区B.散射光照射区C.激光照射区D.X光照射区2.流式细胞仪中的光电二极管散射光检测器接收A.散射光B.荧光C.激光D.射线3.流式细胞仪样品和鞘液管道应用漂白粉液清洗的间隔时间为A.每月B.每天C.每周D.每季4.毛细管电泳的特点是A.容易自动化,操作繁杂,环境污染小B.容易自动化,操作简便,环境污染大C.容易自动化,操作简便,环境污染小D.不易自动化,操作简便,环境污染小5.温度对溶液的荧光强度有很大影响,一般荧光物质的荧光强度与温度的关系是A.随温度的下降而减弱B.随温度的下降而增强C.随温度的上升而增强D.随温度的上升无变化6.酶免疫分析技术用于样品抗原或抗体的测定是基于A.酶标记物参与免疫反应B.固相化技术的应用,使结合和游离的酶标记物能有效分离C.含酶标记物的免疫复合物中酶可催化底物显色,其颜色深浅与待测物含量相关D.酶催化免疫反应,复合物中酶的活性与样品测值呈正比7.自动化抗生素敏感性试验主要用于测定A.抑菌圈B.MBCC.MICD.MIC908.TaqDNA聚合酶酶促反应最适温度为A.37℃B.50~55℃C.70~75℃D.94~95℃9.PCR反应的正确过程是A.退火→变性→延伸B.变性→退火→延伸C.变性→延伸→退火D.退火→延伸→变性10.下落的水滴通过一平行板电极形成静电场时,带正电荷的水滴向A.带负电的电极板偏转B.带正电的电极板偏转C.不偏转D.前向角偏转11.血液分析仪的库尔特原理是指A.电导法B.光电法C.激光法D.电阻抗法12.目前血细胞计数仪定量装置中,常采用何种专用设备来确保被计量体积的精度A.水银压力计式B.光电检测式C.红外检测式D.激光检测式13.在白细胞直方图中,淋巴细胞峰右移与单个核细胞峰左侧相连并抬高,可能是A.有核红细胞B.蛋白质颗粒C.脂质颗粒D.异形淋巴细胞14.血凝仪底物显色法的实质是A.光电比色原理B.免疫法C.化学法D.比浊法15.血液黏度呈现非牛顿特性主要是由于血液中含有A.血糖B.血脂C.蛋白质D.血细胞16.一般临床血液流变学规定,200S-1(S-1为切变率单位)为高切,10S-1以下为低切。高切反映A.细胞的变形性B.细胞的聚集性C.细胞的流动性D.细胞的稳定性17.毛细管黏度计最适宜测定的样本是A.非牛顿流体B.全血C.血浆、血清D.蒸馏水18.UF-100尿沉渣分析仪的检测原理是A.联合使用流式细胞和电阻抗的原理B.联合使用红外扫描和电阻抗的原理C.单独使用流式细胞的原理D.单独使用电阻抗的原理19.临床上大量使用的电解质分析仪,测量样本溶液中离子浓度的电极是A.离子选择电极B.金属电极C.氧化还原电极D.离子交换电极20.目前使用较多的无创性血糖检测方法是A.紫外光谱分析法B.正交偏振光光谱分析法C.红外光谱分析法D.激光光谱分析法非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10分)21.常压电泳多用于分离蛋白质等______物质,高压电泳则用于分离氨基酸、小肽、核苷等______物质。22.根据朗伯-比尔光透射定律(E=KC),吸光度变化率与溶液的浓度成______比。23.非竞争性酶免疫分析中最常见的三种方法是:直接法、______和______。24.目前普遍应用的血黏度仪器是______和______。25.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是在传统分光光度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的理论基础是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