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事故概要、类型及触电事故分布规律电气事故是电气安全工程主要讨论和治理的对象。把握电气事故的特点和事故的分类状况,对做好电气安全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一、电器事故概要众所周知,电能的开发和应用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大大促进了社的进步和文明。在现代社会中,电能已被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等各个领域。然而,在用电的同时,假如对电能可能产生的危害熟悉缺乏,掌握和治理不当,防护措施不利,在电能的传递和转换的过程中,将会发生特别状况,造成电气事故。电气事故具有以下特点:1.电气事故危害大电气事故的发生伴随着危害和损失,严峻的电气事故不仅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甚至还可造成人员的伤亡。发生事故时,电能直接作用于人体,会造成电击;电能转换为热能作用于人体,会造成烧伤或烫伤;电能脱离正常的通道,会形成漏电、接地或短路,构成火灾、爆炸的起因。电气事故在工伤事故中占有不小的比例,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触电死亡人数占全部事故死亡人数的5%左右。2.电气事故危急直观识别难由于电既看不见、听不见,又嗅不着,其本身不具备为人们直观识别的特征。由电所引发的危急不易为人们所发觉、识别和理解。因此,电气事故往往来得猝不及防、潜移默化。也正由于此,给电气事故的防护以及人员的训练和培训带来难度。3.电气事故涉及领域广这个特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电气事故并不仅仅局限在用电领域的触电、设备和线路故障等,在一些非用电场所,因电能的释放也会造成灾难或损害。例如,雷电、静电和电磁场危害等,都属于电气事故的范畴。另一方面,电能的使用极为广泛,不管是生产还是生活,不管是工业还是农业,不管是科研还是训练文化部门,不管是政府机关还是消遣休闲场所,都广泛使用电。哪里使用电,哪里就有可能发生电气事故,哪里就必需考虑电气事故的防护问题。4.电气事故的防护讨论综合性强一方面,电气事故的机理除了电学之外,还涉及很多学科,因此,电气事故的讨论,不仅要讨论电学,还要同力学、化学、生物学、医学等很多其他学科的学问综合起来进展讨论。另一方面,在电气事故的预防上,既有技术上的措施,又有治理上的措施,这两方面是相辅相成、缺一不行的。在技术方面,预防电气事故主要是进一步完善传统的电气安全技术,讨论新消失电气事故的机理及其对策,开发电气安全领域的新技术等。在治理方面,主要是健全和完善各种电气安全组织治理措施。一般来说,电气事故的共同缘由是安全组织措施不健全和安全技术措施不完善。实践说明,即使有完善的技术措施,假如没有相适应的组织措施,仍旧会发生电气事故。因此,必需重视防止电气事故的综合措施。电气事故是具有规律性的,且其规律是可以被人们熟悉和把握的。在电气事故中,大量的事故都具有重复性和频发性。无法预料、不行抗拒的事故究竟是极少数。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已经积存了同电气事故作斗争的丰富阅历,各种技术措施、各种安全工作规程及有关电气安全规章制度,都是这些阅历和成果的表达,只要依照客观规律办事,不断完善电气安全技术措施和治理措施,电气事故是可以避开的。二、电气事故的类型依据能量转移论的观点,电气事故是由于电能非正常地作用于人体或系统所造成的。依据电能的不同作用形式,可将电气事故分为触电事故、静电危害事故、雷电灾难事故、电磁场危害和电气系统故障危害事故等。1.触电事故(1)电击。这是电流通过人体,刺激机体组织,使肌肉非自主地发生痉挛性收缩而造成的损害,严峻时会破坏人的心脏、肺部、神经系统的正常工作,形成危及生命的损害。电击对人体的效应是由通过的电流打算的,而电流对人体的损害程度是与通过人体电流的强度、种类、持续时间、通过途径及人体状况等多种因素有关。根据人体触及带电体的方式,电击可分为以下几种状况:①单相触电。这是指人体接触到地面或其他接地导体的同时,人体另一部位触及某一相带电体所引起的电击。发生电击时,所触及的带电体为正常运行的带电体时,称为直接接触电击。而当电气设备发生事故(例如绝缘损环,造成设备外壳意外带电的状况下),人体触及意外带电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