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上半年经济运行分析与三季度预测分析报告今年上半年,经济形势总体良好。国民经济在高位景气水平上出现加快增长的态势,经济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国民经济中的薄弱环节得到加强。但国际贸易顺差继续大幅度增加,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居高不下,货币供应和贷款增长偏快,工业生产高位加速,这些情况表明,我国经济运行出现了偏热的势头,经济运行的结构性矛盾仍然较为突出。由于党中央、国务院及早察觉到这些问题,并制定了一系列调控措施,有些措施已经显现出积极效果。因此,当前工作重点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国务院的各项政策,加大贯彻实施的力度,在保持政策稳定性和连续性的情况下,适时微调,化解经济运行的不健康不稳定因素,保持国民经济稳定较快增长。预计三季度外贸顺差增幅和投资增长可能出现小幅下降,经济增长速度小幅回调,但比上年同期仍将明显提高。上半年经济运行态势与分析(一)社会总需求快速扩张,对经济增长形成较强的拉动作用今年上半年,消费、投资和出口增速都不同程度的加快,呈现出全面加速增长的势头。1.消费品市场更加活跃上半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3.3%,比上年同期提高了0.2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4%,比上年同期提高了0.4个百分点。分地域来看,上半年城市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3.9%,比上年同期提高0.7个百分点;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2.0%,比上年同期提高0.9个百分点,说明农村居民的商品性消费增长也在提速。上半年消费品市场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速逐月加快,在二季度没有出现下降,反而出现继续提高的情况,这是近年来较为少见的现象,说明消费品市场在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的拉动下,出现了加速增长的趋势。2.投资增长高位加快上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2371亿元,同比增长29.8%,增速比去年同期加快4.4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36368亿元,增长31.3%,加快4.2个百分点。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房地产开发投资7695亿元,增长24.2%,加快0.7个百分点。投资增长高位加快,一方面起因于在建规模较大,新开工项目增加较多。截止到6月底,城镇50万元以上施工项目累计17.08万个,同比增加3.16万个;施工项目计划总投资16.64万亿元,增长26.6%;新开工项目9.89万个,增加1.83万个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3.65万亿元,增长22.2%。另一方面起因于投资资金较为充裕,上半年城镇投资到位资金44127亿元,同比增长32.4%,高出投资增长1.1个百分点。其中,国内贷款增长29.8%,利用外资增长26.6%,自筹资金增长37.6%。上半年自筹资金增长明显快于其它资金来源增长,自筹资金占资金来源的比重明显提高,说明企业自有资金较为充裕。3.贸易顺差继续加大上半年,我国出口额4285.93亿美元,同比增长25.2%;进口额3671.46亿美元,增长21.3%。上半年累计实现贸易顺差614.5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18美元。近几个月贸易顺差呈现逐月加大的势头。外贸顺差的加大,主要是由于世界经济增长加快、对我国商品需求增长加快所致。2006年一季度,各主要贸易伙伴经济增长都保持较高增长率,美国GDP环比增长折年率5.3%,较2005年四季度提高3.6个百分点;同比增长3.6%,较2005年四季度提高0.4个百分点。日本2006年一季度GDP同比增长3.1%,虽然较2005年四季度3.7%的增长率降低0.6个百分点,但仍然是近年来少见的较高增长率。欧洲国家的经济增长也普遍加快,欧盟25国整体经济增长率GDP同比增长2.6%,较2005年四季度提高0.8个百分点;其中最大经济体德国增长2.9%,较2005年四季度提高1.8个百分点。(二)工农业生产快速增长,供给能力进一步提高1.农业生产形势良好今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各部门、各地区落实支农惠农政策动手早、效果好,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5.71亿亩,比去年增加700万亩,为全年粮食稳产增产打下基础。夏粮总产量达到1138亿公斤,增产74亿公斤,增长7.0%,是近20年来第二次连续三年增产。2.工业生产高位加速上半年,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长17.7%,增幅同比提高了1.3个百分点。6月份当月工业增加值增长19.5%,增幅同比提高1.1个百分点;工业生产呈现出全面加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