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值税讲座提纲一、流转税的概念与特点二、增值税的概念与计算三、增值税的基本要素四、增值税的抵扣五、增值税专用发票六、增值税的优惠政策七、纳税人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八、金税工程九、罚则一、流转税(一)流转税的概念与特点对商品或劳务的流转额课税。包括: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资源税、关税等。其特征:⑴属于对货物或劳务的课税,不考虑纳税人自身各种具体情况。⑵税基广泛、可靠,易于政府取得财政收入。⑶多环节征税。⑷通过对不同的商品和劳务规定不同的税率,调节生产和消费。⑸保证财政收入及时入库⑹税负转嫁(二)流转税制改革改革过程和改革方向1、扩大增值税征收范围:建安、运输;2、生产型增值税改消费型增值税;二、增值税的概念与特点(一)增值税概念与计算增值税是以商品和劳务价值中的增值额为课税依据而征收的一种流转税。(二)增值税发展始---美国提出增值税理论,六十年代在法国试行,后扩展到欧共体,八十年代到亚洲,亚洲最晚但最快,大家一致认为该税种具有中性原则,但在世界上最先进的美国、日本尚未试行。中国从我国增值税在八十年代初到法国学习,经历了82年、86年、87年、88年、89年、94年的阶段。(三)增值税的特点1、价外税2、凭票抵扣制3、区别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一般纳税人已经确定后,不再转为小规模纳税人4、两档税率(17%13%)5、购进扣税法6、统一内外税(四)增值税计算销项税额=含税价格(交易价)÷(1+税率)×税率进项税额=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税款应纳税=销项税额-进项税额增值税是一条无限循环的链条,在流通领域中不断通过生产、销售、再生产、再销售的过程进行传递,增值税的转嫁是通过最终消费完成的。三、增值税的基本要素(一)征税范围:销售货物:包括有形动产、电力、热力、气体;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二)纳税义务人税法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为增值税的纳税义务人”。具体包括:单位、个人、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承租人、承包人。(三)纳税时限1、销项税额的登记时限,分别不同结算方式确定不同时间:(1)采取直接接收款方式销售货物,不论货物是否发出,均为收到销售额或取得索取销售额的凭据,并将提货单交给买方的当月;(2)采取托收承付和委托银行收款方式销售货物,为发出货物并办妥托收手续的当月;(3)采取赊销和分期收款方式销售货物,为按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当月;(4)采取预收货款方式销售货物,为货物发出的当月;(5)委托其他纳税人代销货物,为收到代销单位销售的代销清单的当月;*纳税人以代销方式销售货物,在收到代销清单前已收到货款,其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收到货款的当天;*销售商品超过180天仍未收到代销清单及货款的,视同销售实实现,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发出代销商品180天的当天;(6)销售应税劳务,为提供劳务同时收讫销售额或取得索取销售额凭据的当月;(7)视同销售行为(除将货物交付他人代销及销售代销货物外)为货物移送的当月;(8)进口货物、为货物报关进口的当月;四、增值税的抵扣1、准予从销项额中抵扣的进项税(1)从销售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2)从海关取得的完税凭证上注明的增值税额;(3)一般纳税人向农业生产者购买的免税农业产品,或者向小规模纳税人购买的农业产品,准予按照买价依13%的扣除率计算进项税额,从当期销项税额中扣除,其进项税额的计算公式是进项税额=买价×扣除率;(4)一般纳税人外购货物(固定资产除外)所支付的运输费用,以及一般纳税人销售货物所支付的运输费用,根据运费结算单据(普通发票)所列运费金额依7%的扣除率计算进项税额准予扣除,但随同运费支付的装卸费、保险费等其他杂费不得计算扣除进项税额;(5)生产企业购进废旧物资经营单位销售的废旧物资,可以依废旧物资经营单位开具的普通发票依10%的扣除率计算进项税额。2、不允许抵扣的进项税额(1)购进固定资产;(2)用于非应税项目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3)用于免税项目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4)用于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5)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