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能拆分构建成本和采购的结合与制衡体系文/张峰旭辉集团总裁助理兼集团采购总监、成本总监房地产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通常分为四个核心职能要素,即成本职能要素、审算职能要素、合约职能要素和采购职能要素(图见P49)。目前,一直困扰业界的是,如何使成本管理中的这些职能要素既相互贯穿、有机结合,又相互约束、权力制衡,以确保管控目标的实现。职能要素理不清带来的问题成本管理即使采用集团授权的强控模式,但如果管理的职能没有理清,同样会产生以下两方面问题:一是职能混乱,工作重心偏离成本、审算、合约、采购均在成本部的职能范围内,如没理清岗位职责,一个人的工作可能就涵盖了从成本策划到招标、签合同、办付款、做结算等全部的成本管理内容,受专业及精力的限制,常会导致工作混乱,重心偏离。为完成招标任务,成本人员把绝大部份精力耗费在与设计、工程、供应商等内外部客户的沟通上,却将成本策划、目标成本、合约规划、工程量清单编制、商务分析、认质认价、预算核对、合同结算、动态成本和后评估等精细化的成本管理工作边缘化,造成该算细的算不细,该做强的做不强。一心只想早日完成定标任务,逐渐脱离了目标成本的约束,甚至在房子全部卖完,收入已基本锁定后才发现动态成本大幅超过目标,成本失控了,牺牲的就只能是利润。二是职责岗位相融,采购权力不能有效制衡采购通常分为供应商管理、招标管理、评标管理和定标管理四个环节。按采购权力的制衡机制应分不同的业务部门,各部门各司其职,又相互制约,让采购业务“公开、公平、公正”地透明化运作。但实际上,尽管有工程部负责供方管理,而组织招标、评标分析和定标报告基本都在成本部的操作和管控之下,招标决策小组因专业、精力及时间上的原因,其实并没发挥太大作用,实质上是由成本部门在主导定标权和定价权,这种职责岗位相融的模式,就使得采购权力不能得到有效制衡。职能拆分,实现成本和采购的结合与制衡针对业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对管理职能可以作适当调整,进行职能拆分,分别建立成本和采购两套管理体系,以业务导向为管理对象,实现两个体系间的有机结合与制衡。成本管理体系强调以控制科目为管理对象,指导和统一集团各地区公司成本管控模式和流程制度。其核心思想是“135”管理模式,即一条主线:以合约规划之合同为管理主线,管控项目总体成本;三个关键:分级管控(组织与授权)、成本知识(专业与技能)和管理工具(制度与流程);五个模板:成本策划模板、目标成本模板、合约规划模板、动态成本模板、历史成本数据模板。内容主要包括组织保障、成本策划、目标成本、责任成本分解、合约规划、成本优化、预警强控、动态成本、成本后评估、成本数据库、工程量招标清单、商务回标分析、施工图预算核对、认质认价、变更签证、工程结算等方面。采购管理体系强调以目标成本为约束的管理行为,指导和统一集团各地区公司采购管控模式和流程制度,其核心目标是强化战略采购、规范采购流程、优化采购氛围、降低采购成本、提高采购效率。内容主要包括组织保障、供应商管理、标准化文件管理、采购计划管理、资金计划管理、采购信息管理、招标采购管理、采购合同管理、认质认价管理、合同付款管理、产品开发管理、合同履约及问题协调管理等方面。成本管理的组织转型在集团层面,将原来的成本管理部拆分为成本审算管理部和合约采购管理部;地区公司层面也相应由原来的成本部拆分为成本审算部和合约采购部,同时把供应商管理的职能以及从工程部划到合约采购部,资金计划(主要是指开发成本四项费用)管理的职能从工程部划到合约采购部,加强对目标成本执行力方面的管理力量。成本和采购业务管理模型图及解析管理模型图中的核心业务是一个循环过程,成本和采购贯穿其中,每一个业务模块都有具体的操作要求和对下一个环节的作用,模块之间相铺相成,又相互约束,只有上级模块做好了,下一个模块才会有质量保障。1成本策划在完成产品定位之后、方案设计之前,由成本审算部依据定位报告,结合拿地时设定的项目运营指标进行成本策划,形成《成本策划编制作业指引》。依据《指引》,“开发四费可用成本=预期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