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初探省教育厅职成处左其琨校园文化建设是中等职业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形成中职学校办学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是办出职业教育特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问题之一。研究并努力抓好校园文化建设是中职学校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战略课题。一、什么是校园文化文化即为文明,有广义的文化概念,亦有狭义的文化概念。所谓广义的文化概念就是人类社会所创造的一切。包括物质的、精神的、制度的、理论的东西等等。狭义的文化概念即为语言、文学和艺术。由此,不难理解校园文化是什么。(一)校园文化的界定校园文化亦有广狭之分。所谓广义的校园文化,包括校舍建设、教学设施、专业设置、技术特征、课程设置、制度、管理、教学传统、校风、校纪等等。亦有狭义的校园文化指正规课程之外的一切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活动,诸如学术讲座、理论报告、社团活动、文艺表演、体育比赛、校风校纪、优良传统等等。也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看校园文化,这就是有形的校园文化与无形的校园文化。有形的校园文化,要通过一定的载体表现出来。学校校园里的图书馆、实验楼、实训楼、各种各样的实习场地、实习工厂、实习车间、教学车间等,都是一定的载体。再有学生社团,他们是一种自治组织,有章程、有领导、有社员、有活动,比如摄影小组、体操队等。所谓无形的的校园文化,可以认为是无载体的,是抽象的。如校风、教学、学风、学校的好传统思维习惯、学术氛围、专业氛围、企业氛围等。讲到北大,大家就知道“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提到清华,大家都知道“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园文化特色。(二)校园文化的特征校园文化是如同任何一种形式的文化一样,有它自己的特征。学校是文化组织、教育组织、传承组织,在这里生活的人们主要是教师、学生、实习工厂的师傅和技术人员与给教师、学生服务的人员(包括学校的领导)。因此,校园文化有它独有的特征:第一,互动性。校园文化是学校教师与学生共同创造的。这里教师的作用、学校领导的作用,特别是教师的作用是关键。领导者的办学理念、办学意识和行为对师生员工的影响不可低估,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是巨大的。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一个好校长对学校的工作氛围、学术氛围都有很重要的影响。学生和老师,老师和校长之间是互动的,是相互促进的。第二,渗透性。即所谓的“润物细无声”。校园文化,象和煦的春风一样,飘散在校园的各个角落,渗透在教师、学生、员工的观念、言行、举止之中,渗透在他们的教学、科研读书、做事的态度和情感中。我们很多校长来自于普通中学,对此可能有更深刻的认识。第三,传承性。校风、教风、学风、学术传统、技术传统、思维方式的形成,不是一代人,而是几代人或数代人自觉不自觉地缔造的,而且代代相传,相沿成习,似乎有一种遗传因子。任何一种校园文化,一经形成之后,必然传承下去,不因时代、社会制度不同而消失,当然会有所损益。但却是持续的、永生的。比如,文革前很多名牌学校(包括许多中专学校)都有许多保持有学校特色的地方,后来受到文革的冲击,很多内容有损失,但它的文化精神没有被去除,文化的实质仍不会改变。(三)校园文化的功能校园文化的功能,不是直接可以触摸得到的。然而生活在校园之中的人时时、处处可以感受得到。首先是促进师生员工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素质的不断提升。素质的提升,不完全来自课堂,课堂之外的活动,包括必要的社会实践、社会调查、社会公益活动,包括职业学校的学生去工厂实践实习,都是提升素质的重要渠道。其次是塑造良好的情操。学生自己组织的社团活动,诸如体育竞技比赛、登山、游泳对训练体能、增强体质的好处自不待言,其中对培养团队精神、合作意识、坚韧不拔的意志力拼搏精神、是不可或缺的手段与方式。这一点在职业学校尤其突出。工厂企业特别重视“团队精神”。一次,我在芜湖参加一个教育界与企业家座谈会,日本企业家就谈到一个流水线上有100多个工序,任何一个工序出问题,都会影响到整个产品的质量,因此要求每个环节都是严格的,不能出差错的,这样才能保证整个产品的质量。这就要求员工要有团队精神,配合协作。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