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我的育人故事 (2)VIP免费

我的育人故事 (2)_第1页
1/4
我的育人故事 (2)_第2页
2/4
我的育人故事 (2)_第3页
3/4
十年树木,百年育人在古代有说教学苦,“家有五斗米,不做孩子王”的说法。育人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她需要我们每一位老师怀有一颗爱心,经常关爱学生,欣赏学生,倾听学生,不能光用成人的眼光来看学生,要求学生。教育学生要从细节做起,细节决定成败,决定学生美好的未来。今年我接了初二2个班级的语文。一个星期不久后,我便开始关注起一位学生,他们在课堂上出现一些“怪”行为,扰乱课堂纪律,吸引老师的注意力。当事人的家庭背景:在他很小的时候,父母离异,陪伴他度过这十几年的亲人是他的爸爸,爷爷奶奶。爸爸是一个比较老实的人,几乎没有能力管他,爷爷奶奶已经70多岁了,仅凭给别人做钟点工来养家糊口,每次父亲打完工回来,都是奶奶去清算工资。在这种环境下,才导致了他的这些不良习惯。当事人近3年成长经历:刚接触他时,觉得他是一个性格暴戾,极其容易产生过激行为的男孩子。非常喜欢在班里搞“小破坏”,老师批评他时,他常常背起书包走出课室,做回家的姿态或人走出课室,独自到操场玩乐。也有时扔班里的东西,来发泄自己不满的情绪,导致其他同学对他产生了一定的恐惧。这种定时爆炸的不稳定情绪多发生在周末后或节日后。在班里,他有“定时炸弹”的“美誉”。除此以外,他还有一些很过激的行为。最激烈的一次行为是在撕烂同学的新数学书,咬烂劝架同学的手后,不接受老师的批评,还与老师对着干。同学期,因屡次违反音乐课的课堂纪律,音乐老师带他到校长处论理时,他似乎觉得这事与他无关,并大摇大摆的走出办公室。回顾当时教育过程:语文课下了,我让他来了我的办公室,心平气和的告诉他:“老师没打算打你,也没打算收拾你,老师只想告诉你,你撕烂别人的书是不对的,况且你还咬伤了劝架同学的手,你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是你,你不爱惜你的书吗?你不知道疼吗?所以说,这件事你做的不对,你应该向他们道歉。”观察了他几天,发现他带篮球来学校,便问他:“你很在喜欢打篮球吗?”他说:“不是。”我说:“那你为什么要带篮球回来呢?”他不语。我又问:“你很喜欢这个篮球?”他点了点头。我接着问:“为什么啊?”他说:“这是我爷爷买给我的。”我又问:“你很喜欢你爷爷?”他说:“爷爷在这里干活,顺道来看看我。”我说:“那以后老师教你篮球吧。”在与他打篮球的过程中,渐渐的我发现,他的本质并不坏,只是缺少母爱,想吸引别人的注意力。此后我在班上有活动让他主持,让他策划。慢慢的,他变了,愿意与同学和睦相处,活泼开朗起来了。他也愿意与我沟通了,不管发生了什么事情,事后等他冷静下来,都愿意跟我说产生的原因了。从他的教育工作中,我总结到我们可以利用当事人的心理死穴,引导孩子往正面方向行走。如果对一般老师来说,撕同学新书,咬伤劝架同学,这是十分严重的事,是会很气愤的。那么,这次事件的关键是同学没有与当事人“一般见识”,去把矛盾激化,因而令事件有机会使用冷处理的方法,先让事件降温,再来了解事发的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老师与学生应该是互相理解,互相信任的。偶尔的呵护,是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的有利因素。建立了和谐的师生关系以后,凡事都好说,凡事都好做,凡事都容易做得更好。有人可能认为,这是包容,甚至是包庇。但我认为,在爱的教育下,以孩子的长远发展着想,偶尔的一次包庇,偶尔的一次呵护,又何妨?今年教师节前夕,他和其他的同学一起回来看我了。从行为上看,他成长了很多。给人感觉就是“大个仔”了,懂事了。我这个曾经的老师也感到很欣慰。而且,他还是最早回来看老师的一个呢!孩子始终是孩子,幼小的心灵依然需要大家的呵护与照顾,更加需要老师与家长的更多的爱的教育。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我的育人故事 (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