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窒息第一节概述一、窒息的概念:A、呼吸的全过程(外呼吸、血液运输、内呼吸)。B、因呼吸受阻使机体所需的氧气减少以致器官组织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引起组织细胞代谢和生理功能紊乱,即为窒息。由外呼吸障碍引起的窒息称为外窒息,由内呼吸障碍引起的称为内窒息。由机械性暴力作用引起的呼吸障碍所发生的窒息即机械性窒息(为外窒息)。(其他类型:中毒性窒息、电性窒息、空气中缺氧所引起的窒息、病理性窒息、新生儿窒息。)二、窒息死的征象(一)外部征象1、尸斑显著、出现早,呈暗紫色或暗紫红色。2、颜面肿胀、淤血、发绀。3、顔面部皮肤和眼结膜下点状出血。4、尸冷缓慢。5、流涎、大小便失禁及精液排出。(二)、内部征象1、血液呈暗红色、流动性。2、内脏淤血。3、浆膜及粘膜下点状出血。(肺膜及心外膜下,又称Tardieu氏斑)4、肺水肿及肺气肿。第二节压迫颈部所致的窒息/.一、缢死:以绳索状物套绕颈部,利用自身体重的下垂作用使绳索压迫颈部而引起的窒息死亡,又称吊死。缢死可在悬立位和蹲、跪、坐、卧等各种体位下发生。1、绳索和绳套:缢死所用的绳索(缢索)按其质地可分为:硬绳索、软绳索和半软硬绳索。绳索缠绕在颈部所形成的绳套可分为:活套(滑动套)和死套(固定套)、单套和双套及多套。绳套上所打的结扣(绳结)也分为:活结、死结、牛蹄结、外科结,绳结常反映其职业习惯。2、缢型:根据绳索在颈部着力的部位不同分为:前位缢型(枕部“八字不交”)、侧位缢型、后位缢型。3、死亡机制:a、压迫呼吸道(15公斤);b、压迫颈部血管(颈静脉:2公斤;颈动脉:3.5公斤;椎动脉:16.5公斤;);c、压迫颈部神经(刺激迷走神经、压迫颈静脉窦);d、颈髓损伤(颈椎脱位或骨折)。4、尸体表现:A、颈部改变:a、缢沟(缢吊时绳索压迫颈部皮肤致皮肤损伤所形成的沟状痕迹);b、舌骨骨折;c、出血;d、颈动脉损伤(内膜和中膜的横行裂伤)。B、颜面部:a、面色苍白或青紫、肿胀;/.b、口、鼻腔流涎和流血;c、舌尖外露。C、其他:a、体表及手足损伤;b、尸斑及尸僵;c、内脏改变。5、法医学鉴定:要结合现场勘查进行尸体检验,重点检查缢沟(位置和方向、数目、宽度、深度、颜色、印痕。)及颈部的其他改变,要注意与其他的机械性窒息区别、与死后缢尸鉴别。二、勒死:以绳索环绕颈项部,用手或某种机械作用,使绳索勒紧而压迫颈项部,导致的窒息死亡。1、死因;2、尸体表现;3、自勒与他勒的区别,注意检查有无搏斗、抵抗伤。缢死与勒死的鉴别索沟外表项目位置方向闭锁深度出血缢死多在舌骨与甲状软骨之间着力处水平,两侧斜行向上提空多不闭锁,有中断现象勒死多在甲状软骨或其下方全颈项部呈环形水平状一般完全闭锁而不中断着力部最深,两侧渐浅渐消失深度均匀,结扣处有压痕缢沟多不出血,上下缘和缢沟间隆起处有出血点勒沟多出血,故颜色较深索沟深肌肉颈动脉骨折多无断裂或出血分叉下部内膜有横向裂伤多有断裂和出血一般无横向裂伤舌骨大角、甲状软骨上角可有甲状软骨、环状软骨纵向骨/.部其脑、脑膜他舌尖骨折淤血不明显多不外露折淤血明显伴出血多露出三、扼死:用单手或双手扼压颈部而引起的窒息死亡。又称掐死。扼死只见于他杀。尸体的征象:因被害人抵抗,窒息过程较长,抵抗形成的损伤较明显。1、颈项部的扼痕;2、颜面肿胀、青紫;3、眼结膜及口腔粘膜可见点状出血;4、舌有时有咬伤,口鼻孔有时有出血;5、手足及体表(胸、背部)可见抵抗伤;(注意检查手及指甲,有时有凶手的物品及皮肉。)6、颈部皮下及肌肉出血,软骨骨折;7、窒息死的一般征象。四、性窒息:性变态者为追求性快感而采用的一种奇异的窒息手段。第三节压迫胸腹部所致的窒息此类窒息多发生在灾害和意外事故中,因胸或胸腹部受重物压迫,妨碍呼吸运动所致。一般成人胸腹部受到50公斤、健壮者受到80-100公斤的压力即可窒息死亡。熟睡时母亲将手臂或小腿压在婴儿胸腹部也可致死。第四节堵塞呼吸孔道所致的窒息一、堵塞口鼻所致的窒息死亡—捂死。二、堵塞喉及气管所致的窒息死亡—噎死、哽死。第五节溺死因液体吸入呼吸道所引起的窒息死亡,又称淹死。一、溺死的死因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