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学校关于做好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的应急预案为切实做好我校手足口病防控工作,防止疫情在学校的发生和扩散,保障少年儿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好我校的正常教育教学秩序,根据上级防控手足口病的指示精神,特制定本防控预案。一、总则学校校长是本辖区、本单位防控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学校手足口病应急救援工作由学校统一指挥。发生疫情后,所在校长首先要担负起应急救援第一责任人的职责,确保救援处置工作及时、有序进行。二、成立手足口病应急救援处理领导小组学校成立手足口病应急救援处理领导小组,统一指挥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处理工作。房寺镇明德学校手足口病应急救援处理领导小组:组长:赵丙彦负责学校的全面防控工作副组长:于延忠负责学校的防控宣传指导工作赵文强负责学校的疫情报告成员:侯恩昌及各班班主任负责本班级的全面防控工作要求领导小组成员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严格根据防控预案要求仔细贯彻落实,做好手足口病的防控工作。三、应急处理机构职责1手足口病疫情发生后,迅速启动本预案,组织指挥进行救治和善后工作。2及时向校办、教育局、镇政府及相关部门汇报防控工作情况。3负责防控救治具体方案和措施等重大问题的决策,并组织落实。四、应用范围全体在校同学。五、强化措施、提高防控能力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传染性强,婴幼儿和儿童较多,学校及严格根据《教育局关于托幼机构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措施21条》和《教育局关于学校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措施12条》的要求,切实做好手足口病的防控工作。第1页共4页1、加强宣传教育。学校利用各种形式(开家长会、宣传栏、黑板报、班会、标语、传单等)正面宣传手足口病的防病知识及手足口病的发病症状和预防措施等,增强少年儿童及家长的防控意识,引导教育同学及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做到“勤洗手、喝开水、吃熟食、勤通风、晒衣被”等。2、落实晨检制度。每日进行晨检,学校做好晨检记录,晨检内容包括:到校人数;对未到校同学要查明原因。到校同学中若发觉有手、足、口表征异常及发热者(包括未到人员)做好登记,通知其家长,立即送医院诊治,并停止入校,同时上报校办。3、落实清洁消毒制度。每日对教学器材、教具、日常用品、门把手、桌面等用消毒液进行消毒处理,清除卫生死角,常常保持通风换气,学校切实做好消毒工作,并有消毒记录,包括:消毒时间、消毒部位、消毒方式、方法等。4、落实隔离制度。假如发觉有疑似病例要严格隔离,切断传染源的原发地,校长立即通知家长,妥善安排医院就诊,同时上报教办,并做好患者所在班级其他同学的隔离保护,等候防疫部门专家前来检查诊治,并做好同学家长的安抚工作,避开过度恐慌,严格控制疫情蔓延。5、落实零报告制度。各班级实行零报告制度,“有情况报情况、无情况报平安”,有情况一定要有文字说明,各班级确定专人负责报告,不得瞒报、漏报。如出现疑似手足口病症状要及时向学校报告。每天下午2点前,学校将本单位情况汇总后报镇校办,校办汇总情况后报市托幼办、镇政府及防疫部门。如有特别情况随时报告。六、疫情处置1、学校一旦发觉疑似手足口病例,立即实行隔离措施,及时通知同学家长,带同学到市人民医院就诊;同时立即将有关情况报校办、镇政府、教育局和卫生防疫部门。2、发觉疑似手足口病例的班级要落实专门人员切实做好患病同学的随访工作,关注病情变化;一经确诊,必须在第一时间向校办、教育局和卫生防疫部门作第二次报告,不得迟报、漏报。并在卫生防疫部门的指导下及时做好清洁消毒工作。第2页共4页3、学校出现一例及以上手足口病例的,要立即实行放假措施,停课2-3周,同时对室内外环境进行严格消毒,严防疫情扩散和蔓延。4、一旦出现患病同学死亡,所在学校要及时上报教办,校办会同卫生局和镇政府,做好患病同学家属的善后工作,确保不出现其他问题。5、对防控措施落实不到位或迟报、漏报、瞒报病情的班级,一经发觉,将通报批判,造成疫情发生、蔓延、扩大和严重社会后果者,将严肃追究单位主要负责人和相关责任人的责任。第3页共4页第4页共4页模板仅供参考祝您工作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