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师小山羊教案江津区德感小学校刘亚一、复习导入:(10分)1、孩子们,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个新的朋友“小山羊”好吗?(板书:厨师小山羊)看看这是一只什么样的小山羊?2、上节课,孩子们已经初步学习了这课的生字、词语,现在我们来看看咱们班哪些孩子是记字高手。(出示生字),请孩子们仔细读一读。(指出孩子应该注意的平舌音“酸、扫”,鼻音“脑”),这些生字,你们是怎么记住的?说说看。生:介绍记字方法——如:猜字谜、加一加、换一换、减一减),师:同学们真有办法,现在,同学们看这几个带颜色的生字,你认为哪些字容易写错?应该注意什么?(味、脑、炒)谢谢你们的提醒。3、现在我们一起来写写最难的一个“脑”字,睁大眼睛认真观察。(出示幻灯片“脑”字,同时提醒学生这是左右结构的字要写得左窄右宽)孩子们,右手拿出来,跟着老师一起写。(书空“脑”字。)孩子们写得多认真呀!4、你能在书上的田字格里也写写这个字吗?看谁写得漂亮。(写好了请举手)教师巡视后表扬:孩子们写得真棒!3、瞧,汉字娃娃和它的朋友一起来了,你还记得它们吗?(出示带词语的生字,请学生读,进行评价。好的给予肯定,不好的地方提醒同学们注意,再请同学们齐读词语)过渡:看来同学们都是记字高手,对生字词语掌握得非常牢固。那你能读读课文吗?二、自由读课文,想想文中介绍了几只小动物?(读完的同学请举手。)(3分)生答时(板书:小猴、小刺猬、小兔和小山羊)三、学习第一、二段:(20分)1、瞧,小猴来了(出示第一幅图),认真观察:他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学生回答后,提出我们看看课文是怎么描写小猴的?(1)自由读第一段(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找出小猴动作的词语,做上你喜欢的记号。抽生回答:摘、咬、随手一扬(板书:扬)。看看幻灯,同学们学学小猴动作(随手一扬)。(3)孩子们,请你们把自己当成这只小猴自由读第一段,比比看,哪个孩子读得好。重点指导这一段朗读。生读,生评,再读。(4)你认为这是一只什么样的小猴?2、过度:黄黄的柠檬就这样被小猴扔掉了,多可惜呀!小山羊看见了是怎么做的呢?请读第二段。(1)学生自由读,边读边勾画出小山羊动作的词。(找动词,板书:做)(2)哪些词体现了他做的柠檬好喝?(又酸又香,别有风味)(3)从这里,你可以看出这是一只什么样的小山羊?3、小结学法:(1)认真观察图画;(2)自由读相关段落,勾画出动词;(3)把自己当成文中的动物,再读并感悟。四、学习第三、四段:1、用我们刚才学到的方法学习第三段。2、出示学习要求:(1)看图(2)自由读相关段落。勾出动作的词语。(3)体会这是一只什么样的小动物?3、小刺猬是怎么做的?找动词,相机板书“扔”。4、抽生读第3自然段评价这是一只什么样的小刺猬?5、厨师小山羊是怎么做的?勾出动词。板书“炒”。6、哪些词语表现了小山羊做的菜好吃?生答后出示句子“多么好吃的菜---微微带着苦味,带着清香,大伙狼吞虎咽,一扫而光。”“狼吞虎咽,一扫而光变”色强调。重点指导“狼吞虎咽”,的意思和口头说话。6、带着对小山羊的赞美,读出菜的美味。(重点指导这句话的朗读。)孩子们,你认为这是一只什么样的小山羊呢?五、小组合作学习第五六段。出示自学提示(1)看图(2)自由读相关段落。勾出动作的词语。(3)体会这是一只什么样的小动物?学生汇报学习情况。(或朗读)相机板书“抛”、小兔也把红红的辣椒扔掉了,多可惜呀!小山羊又开始动脑筋了,他做出什么好吃的呢?味道怎么样呢?你是怎么看出来的?“烧”课件出示“大伙儿吃得津津有味,胃口大开”重点指导“津津有味”口头说话。二、孩子们,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这真是一只聪明的小山羊,请你夸夸这只小山羊吧!孩子夸小山羊。出示“爱动脑筋的小山羊,把酸的、苦的、辣的,都变成好吃的了。”孩子们,你能读一读这段话吗?把你对小山羊的赞美融入到朗读中去。师:是啊,这只爱动脑筋的小山羊把酸酸的柠檬做成了可口的柠檬茶;把苦苦的苦瓜炒成了清香的苦瓜丝;还用辣椒烧成了麻辣豆腐,这些都源于小山羊爱动脑筋。三、拓展孩子们,在生活中,你有没有把别人丢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