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word完整版-行业资料分享《农业水资源利用与管理》课程教学大纲Utilizationandmanagementofagriculturalwaterresources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课程性质学分先修课程后续课程选用的教材:王仰仁,灌溉排水工程学,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4年08月,第1版。主要参考书:[1]郭元裕,农田水利学,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年06月,第5版。[2]主要教学资料杨开,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湖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08月,第1版。[3]史海滨,灌溉排水工程学,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年08月,第1版。[4]胡继连,灌溉水资源利用管理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年02月,第1版。[5]左其亭,水资源利用与管理,黄河水利出版社,2009年05月,第1版。[6]左强,农业水资源利用与管理,高等教育,2003年07月,第1版。农业水资源利用与管理课程代码CX153146通识课程/学科(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专业拓展课程/文化素质教育课程2.0总学时32理论学时32实验学时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农业水资源利用与管理是一门研究农业水资源特征、农田水分状况和有关地区水情的变化规律及其调节措施、消除水旱灾害和利用水资源为发展农业生产而服务的科学。其基本任务是通过各种工程措施,调节和改变农田水分状况及其有关的地区水利条件,以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农业水资源量分析方法,掌握灌溉排水的基本理论和灌排技术、灌排系统规划设计方法及地区水利规划的基本知识和方法等。(二)能力目标通过理论教学,能对区域水资源量进行分析,能根据水源条件选择合理的取水方式,能进行引水工程的水利计算;能进行灌区灌排系统的规划布置。为土地规划、土地整治工程规划设计打下基础。(三)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勤奋好学、细心踏实、思维敏锐、勇于创新、科学认真的职业精神。三、基本要求(一)了解了解我国水资源利用状况、我国农田水利事业和世界灌溉与排水的发展概况;了解灌溉水源、水质标准、农用小型蓄水工程的类型及组成、取水方式的类型。(二)理解理解水循环规律和地表水、地下水资源分析方法;理解农田水分状况和土壤水分运动的基本原理;理解作物需水量和灌溉用水量的计算方法;理解灌水方法的类型、特点及使用条件;理解田间排水的形式和作用。(三)掌握渠道灌溉系统、管道灌溉系统的组成与规划设计;掌握喷灌和微灌系统的组成及设计。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绪论1学时第一节水资源的概念第二节变化中的世界之水第三节我国的节水农业与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知识点:水资源的概念、水资源利用、我国的节水农业现状。本章小结:本章主要介绍了水资源概念的由来和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发展过程。使学生了解我国的农田水利事业的发展概况和作用,理解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的重要性,以及我国进行节水农业的必要性。重点:水资源的概念和节水农业。难点: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发展历程。思考题:我国发展节水农业的重要意义?作业:1.水资源的含义及其双重性是指什么?包括的价值是什么?2.水资源的主要特征是什么?精品word完整版-行业资料分享3.中国水资源的特点是什么?建议教学方法:启发式、讨论式和形象化教学相结合,采用多媒体教学。第一编农业水资源第一章降水与地表水资源2学时第一节降水0.5学时知识点:降水特征、降雨径流与汇流。第二节河川径流0.5学时知识点:水系、流域和湖泊、河道与河流、河川径流的分析与计算。第三节蒸发0.5学时知识点:蒸发的形式及干旱指数、蒸发的测定与计算。第四节我国主要江河水资源简介0.25学时知识点:我国主要江河水资源概况与水系分区、各流域区的特点及资源量。第五节冰川水资源简介0.25学时知识点:冰川在我国的分布、我国冰川的类型、冰川水资源的特点、冰川水资源的利用。本章小结:通过对本章的学习理解了降雨特征、径流及其形成计算、蒸发的形式和计算。了解我国主要江河水资源概况与水系分区、各流域区的特点及资源量,了解冰川在我国的分布、类型及冰川水资源的特点。重点:降水特征、降雨径流与汇流以及蒸发的形式。难点:河川径流的分析与计算。思考题:谈谈河道与河流的级别关系。作业:1.降水要素指什么?2.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