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3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37页6.3油田开发技术、经济界限研究方法6.3.1开发技术界限研究方法6.3.1.1抽油井流动压力下限计算方法一般抽油井流动压力下限为各种泵允许下入的最大深度时的流压。Pmin=Pp+rLg(Lm-Lp)×10-3×Fx(6-3-1)式中:Pmin—抽油井最小的合理井底流动压力,MPa;g—重力加速度;等于9.80665m/s2;Pp—满足一定泵效的泵口压力,MPa;Lm,Lp—分别为油藏中深和泵深,m;Fx—液体密度平均校正系数rL—混合液柱密度,g/cm3。混合液柱相对密度,由以下方法计算:当产气量较多时:rL=rog(1-fw)+rwfw(6-3-2)油、气相对密度:rog=i/10i—流压梯度,由见水前测流压时得到。合理泵口压力由下式求得:Pp=(6-3-3)式中:G—油井生产气油比,m3/m3;S—天然气溶解系数,m3/m3,MPa;Pa—取0.101325MPa,大气压力;β—泵的充满系数,f;fw—油井含水率,f。6.3.1.2油藏平衡地层压力研究方法不同含水条件下合理压力保持水平等于:不同含水条件下的最低流压加上不同含水条件下一定排液量时的合理生产压差。PR=QL+TnoLoAeBfwPwfTnoLoAeBfw(6-3-4)计算注水井井底流动压力的公式:第2页共37页第1页共3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37页pj=P+QjTnwLwaebfw(6-3-5)式中:T—阶段日历天数,d;nw—注水井数,口;Lw—注水井时率,f;QL—阶段产液量,104m3;Pj—注水井井底流动压力,MPa;no—采油井数,口;Lo—采油井时率,f;Qj—阶段注入量,104m3;其它符号意义同前。6.3.1.3单井最大排液量计算方法对于抽油井来说,单井最大排液量要受泵径、泵深及泵效的限制。Qmax=[ΔPmax(0)-ΔPo]·αo·αL(6-3-6)ΔPmax(0)=Po-[Pp+rLg(Lm-Lp)×10-3](6-3-7)式中:Qmax—各种泵径下油井的最大产液量,t/d。ΔPmax(0)—原始油层压力条件下的最大生产压差,MPa。ΔPo—油层总压降,MPa。αo—油井见水前的采油指数,t/(d·MPa)。αL—无因次采液指数,小数。其它符号意义同前。其中:油井最大生产压差:根据油井井筒压力平衡原理,最大生产压差由下式表示:ΔPmax(0)=Po-Pmin(6-3-8)式中:Po—原始油层压力,MPa。Pmin—抽油井最小的合理井底流动压力,MPa。抽油井最小的合理井底流动压力的计算方法见公式ΔPmax(0)=Po-[Pp+ρLg(Lm-Lp)×10-3](6-3-9)其它符号意义同前。6.3.1.4注采平衡法原理及计算公式1)平均单井产液量对于抽油井,其产液量公式可表示为:qL=JL⋅αL(Pi−ΔPe−Pwf)(6-3-10)其中:Pwf=Pp+ρL⋅g(H−Lb)(6-3-11)式中:Pi—原始地层压力,MPa;P—目前地层压力,MPa;Pp—满足一定泵效的泵口压力,MPa第3页共37页第2页共3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37页aL—无因次采液指数,f;ΔPe—油层平均总压降,MPa;其它符号意义同前。从上式中可以看出:在不同的地层压力下,对于不同的下入泵深,平均单井产液量是不同的。2)单井注水量对于注水井有:qWi=IW(PWh−Pd)(6-3-12)其中:pd=f(ΔPe)=a2+b2⋅ΔPe(6-3-13)qWi=IW[Pwh−(a2+b2⋅Pe)](6-3-14)式中:Pd—吸水时的启动压力,MPa;qwi—平均单井注水量,m3/d;rw—水的相对密度,g/cm3;Pwh—井口注入压力,MPa;a1、b1—系数,由实际资料回归得到。其它符号意义同前。可以看出,对于不同的地层压力,注入压力不同时,平均单井注入量也是不同的。3)压力平衡图坐标系的确定对于一个注采系统,平均单井注入量与平均单井采液量之间存在如下平衡关系:noqLRZ=nwqWi(6-3-15)其中:ql=qoBoγo+qw(6-3-16)则有:qWi=IPRononw(qoBoγo+qw)(6-3-17)式中:qo、qw、qL:分别为平均单井产油量、产水量、产液量,t/d;qwi:平均单井日注水量,m3/d;γo:地面原油相对密度,g/cm3;Bo;原油体积系数;nw:注水井数,口;no:采油井数,口;IPRo:油藏平衡注采比。根据上式所确定的qwi与qL的关系,可以确定出压力平衡图坐标系。注采系统压力平衡图示意图如下。第4页共37页第3页共3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4页共37页图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