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大兴安岭中南段西坡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土壤)工作成果报告内蒙古国土资源勘查开发院二○○四年四月内蒙古大兴安岭中南段西坡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土壤)工作成果报告工作单位:内蒙古国土资源勘查开发院大兴安岭分队项目负责:侯安玖编写者:王文秀侯安玖刘旺盛陈信民吕蓉张文革审核:王彦鹏安俊义陈信民总工程师:牛颖智院长:梁毅敏提交单位:内蒙古国土资源勘查开发院提交时间:二○○四年五月3内蒙古大兴安岭中南段西坡1/5万水系沉积物(土壤)测量成果报告审查意见受内蒙古地质勘查局委托,2003年度内蒙古国土资源勘查开发院承担了大兴安岭中南段西坡1/5万水系沉积物(土壤)测量项目。项目旨在根据拜仁达坝特大型银多金属矿的发现,选择在大兴安岭多金属成矿带上,即大兴安岭中南段西坡地区,依1/20万地球化学测量资料提供的Ag、Pb、Zn等多金属综合异常,通过开展1/5万水系沉积物(土壤)测量,以发现银多金属矿找矿靶区,扩大大兴安岭多金属成矿带中南段的找矿远景。该项目外业测量面积1200平方公里,分花敖特包、太本庙、查干敖包、毡铺、白音查干五个工区。项目于2003年7月至10月完成1外业采样工作;同年11月至2004年4月完成内业资料整理和图件编制;5月提交了项目成果报告。对项目成果报告经院级评审,审查意见如下:一、主要成绩1、该项目找矿效果显著,共圈定Ag、Pb、Zn、Cu等多金属综合异常84处,其中26处初步研究具有找矿价值,2处已被采矿证实是矿异常。报告中对主要异常做了较详尽的解释、评价、推断,其成果主要体现在提供了多处可供进一步开展地质勘查工作的多金属找矿靶区。2、报告中对工区内运用的水系沉积物、土壤两种采样方法,结2合找矿实践,做了效果对比研究,认为在大兴安岭中南段地区开展地球化学找矿工作,选用土壤采样方法圈定的异常成果,明显优于水系沉积物采样方法。此项工作成果可为今后在大兴安岭中南段地区开展化探找矿工作提供经验。3、报告中较详细地论述了Ag、Pb、Zn、Cu等主要成矿元素的空间分布规律,对多金属综合异常结合地质背景,做了初步的探讨,大致阐明了综合异常的分布特征和成因规律。4、报告中通过异常研究、异常价值分类划分了Ag、Pb、Zn、Cu等多金属成矿远景区,基本指明了工区的找矿方向,为地质找矿目标的实现奠定了有利基础。3二、不足之处1、工区内基本未收集到相应岩石方向的地球化学资料,使得对工区内主要地质体、地质单元、地球化学特征对比基础研究方面显得欠缺。2、对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分析及异常推断解释评价方面,选择的地球化学参数单一,未综合选择多种地球化学参数。对所获得的地球化学资料综合研究与地质背景结合方面不够充分。综上所述,该成果报告总的内容较全面,提供的基础资料可靠,所取得地质找矿效果显著,对该报告予以审查通过,并依据项目找矿成果突出,建议报告评审级别为优良级。4审查人:王彦鹏、安俊义、陈信民内蒙古国土资源勘查开发院二○○四年五月5目录第一章序言……………………………………………………………1第一节工作目的与任务……………………………………………1第二节主要工作成果………………………………………………2第三节自然地理及地貌景观特征…………………………………4第四节以往工作程度………………………………………………5第二章区域地质概况及地球化学特征………………………………6第一节区域地质概况………………………………………………6第二节测区地质特征………………………………………………9第三节地球化学特征………………………………………………12第四节区域地球物理特征…………………………………………29第三章野外工作方法及质量评价……………………………………31第一节野外工作方法………………………………………………31第二节质量评价……………………………………………………33第三节室内资料整理………………………………………………36第四章异常解释推断…………………………………………………37第一节异常下限的确定……………………………………………37第二节异常编号及分类……………………………………………37第三节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