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年“六五”普法工作实施方案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切实提高全局干部职工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提高排污企业单位污染防治意识和人民群众的环保法制意识,确保“六五”普法效果,结合我局实际,制定本方案。一、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明的新要求,深入开展执法部门普法宣传工作,全面增强环境保护执法监督能力,稳步推进全市环保系统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不断增强企业和公众的环境守法意识与环境法律素养,为全市环保事业的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法制基础。二、基本原则(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和省环保厅中心工作,按照推进依法治市工作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组织安排和落实好“六五”普法工作各项任务。(二)突出重点,分类指导。要从实际出发,根据不同对象确定普法内容和宣传方法,提高普法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注重基础,寻求创新。以普法宣传为基础,推进依法治市工作,不断寻求环境管理、环境执法、环境监督的新模式、新方法;以企业和广大人民群众为基础,普及以新环保法为重点的环保法律法规,寻求环保与公众互动并进的新方式,不断提高公众对环保的参与度。(四)寓教于用,普治并举。把环保普法工作与环境保护工作实际相结合,大力开展依法治理、专项执法活动,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努力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维护好广大人民群众合法的环境权益。三、组织机构为做好“六五”普法工作,成立以分管领导曾洪军为组长,法规科负责人廖永生、监察支队支队长张耀为第1页共4页副组长,其他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六五”普法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廖永生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王聪同志任联络员,负责日常具体工作。四、普法内容(一)普及环保法律法规日常化利用各级党校、法治讲堂、培训会、部门网站、报刊、展板橱窗等载体重点宣传环境保护法、环境影响评价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放射性污染防治法、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清洁生产促进法、饮用水水源保护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通过广泛开展环境法律知识宣传,提高全社会依法保护、改善环境的法制意识。(二)宣传推进依法治市工作落实领导带头学法制度;坚持依法执政,重大决策规范化,建立健全法律顾问制度,完善和落实党务政务公开制度;深化行政审批改革,加大环境监管力度,要做好案卷审查等工作,高效运行行权平台,积极参与法治示范创建,推进依法行政;依法处理环保投诉,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保障公民环境权益;及时贯彻落实全市依法治市推进会议精神,传达干部职工。(三)积极开展“法律七进”活动一是法律进机关,推进干部职工学法用法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二是法律进乡村,联系乡镇村社列为我局“法律进乡村”的重点区域,结合农村生态创建活动进行普法;三是法律进社区,选定社区,利用法制讲堂、以案说法等形式,提升社区居民法制意识,形成人人守法的社区氛围;四是法律进学校,加强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基地建设,促进青少年学生法律素质教育;五是法律进企业,大力推进企业依法申报、排放污染物,开展应急演练;六是法律进单位,加强单位管理,建立规章制度,聘请法律顾问,有组织有计划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七是法律进寺观教堂,配合普法机构,做好寺观教堂法制宣传活动。(四)对执法主体、执法对象普法一是加强环保行政执法监督制度建设,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程序,加强行政执法人员的岗位培训工作,推行和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严厉查处各类环保违法行为;二是采取日常宣传和专门宣传相结合的方式,第2页共4页组织环保知识培训和生态环保宣讲,结合执法办案,强化环保法制教育,引导企业合法排污。(五)利用主题活动集中宣传面向社会公众开展环保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努力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环境保护意识。结合每年的“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国际保护臭氧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