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年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情况20XX年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总结20XX年,XX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扎实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坚持民生为本、人才优先的工作主线,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主动作为,改革创新,攻坚克难,各项工作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实现新跨越。一、就业形势总体平稳,创业扶持体系更加完善全年新增城乡就业41.4万人,其中城镇就业20.3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1.1万人,政策性扶持创业2.3万人,同比增长5.8%;期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一)建立“大众化”创业孵化体系。以市政府名义出台《关于实施大众创业工程打造创业之都的意见》,围绕创业环境、创业扶持、创业服务等7个方面,形成23项共促创业的新制度。推广海尔“人人创客”模式,创业大学与青岛广播电视大学实现一体化办学,加快建设青岛创业总部、中德创业大学,实施大学生创业“海鸥行动计划”,激发大众创业活力,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二)实施“普惠制”就业公共服务。围绕全面实施城乡一体化的就业政策,对全市劳动力资源实施动态管理,健全失业预警报告制度,提高劳动力资源配置针对性。首次发布就业创业政1策、服务和责任“三项清单”,启用青岛就业网,打造“互联网+就业创业”服务新模式。在全国率先实施重点建设项目与就业联动机制,对接全市1677个重点建设项目用工需求,累计吸纳就业22.8万人。(三)实施“系统化”职业技能培训。实施技能青岛工程,健全职业培训政策,完善职业培训一体化管理平台,职业技能培训服务全部向基层下沉,在全省率先成立职业技能鉴定专家委员会,规范职业技能鉴定规程,组织完成各类职业培训8.5万人,培训农村转移劳动力1.6万人,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提高就业稳定性。(四)实行“精准化”就业行动。完善大学生就业联盟,第1页共6页实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接收高校毕业生7.3万人,就业率96%。开展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权益保障”、“公共服务”专项行动,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7万人。实施“送政策、送岗位、送技能、送服务”就业援助活动,帮扶困难人员实现就业22130人,就业率92.1%。二、社会保障体系运行平稳,制度改革稳步推进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取得新突破,全年征缴各类社保基金超过440亿元,及时足额支付社保待遇,社保基金整体收支平衡。(一)稳妥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落实国家、省顶层设计,整合市、区(市)政策,出台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实施办法,在21家市级机关单位启动参保缴费工作。(二)全面实施城乡统筹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贯彻落实《XX市社会医疗保险办法》,城乡居民统一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大病医疗保险、大病医疗救助三层医疗保障,长期医疗护理保险、大病医疗救助制度向农村延伸,有2.5万名失能和半失能老人享受护理保险待遇,3.9万名参保患者享受大病救助待遇,形成了覆盖900万市民的公平、普惠医保新格局。(三)提高各项社保待遇水平。连续第11次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人均月增长265元,将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提高到每人每月130元。调整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三个目录”(药品目录、诊疗项目目录、医疗服务设施目录),降低参保患者个人负担,将居民大病医疗保险起付标准降低到1.8万元。连续第9次提高失业保险金标准,达到每人每月950元。调整1-4级工伤人员伤残津贴、生活护理费、供养亲属抚恤金待遇标准,每月向3374人发放相关工伤待遇557.9万元。(四)创新经办管理服务。加快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在全国率先启动社商合作新模式,引入商业保险公司承办社保经办业务,缓解经办服务压力。统一规范企业养老保险补缴办法,出台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政策,解除参保人员社会保障后第2页共6页顾之忧。制定实施《XX市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异地医疗管理办法》,出台社会保障卡管理办法,推进社保卡一体化应用,新版社保卡实现参保人群全覆盖。(五)强化社保基金风险防控。完善社会保险欺诈案件查处和移送规程,启用XX市医疗服务监控系统,实现对定点医疗服3务机构的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控。建立市、区(市)稽查联动机制,开展稽查专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