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22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22页两型社会与低碳经济相关性研究论文:低碳经济与“两型社会”的相关性及指标研究摘要:能源和环境是本世纪紧密关联的两个最重要问题,因此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两型社会”是中国寻求自身进一步发展的必经之路。首先在分析低碳经济与“两型社会”理念内涵的基础上,揭示了两者的关系,它们虽然是两个独立的概念,但也存在紧密联系;其次在“两型社会”建设中融入低碳经济发展的“脱钩”指标,它和其他指标一起评价“两型社会”的建设成果,是判断“两型社会”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本文选择的低碳经济发展的“脱钩”指标主要包括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的“脱钩”指标以及二氧化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脱钩”指标。这些低碳发展评价指标不仅能够反映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变化的响应关系,还能进一步评价“两型社会”建设成果,具有深远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关键词:两型社会;低碳经济;脱钩指标;评价前言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模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化石能源的勘探、开采、加工和利用成为了人类工业文明的标志。然而,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对化石能源的过度依赖,导致许多国家出现了能源产量下降甚至能源短缺的情况,同时带来的环境问题第2页共22页第1页共22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22页及全球气候变化也使世界经济社会发展面临巨大压力和挑战[1]。遏制全球温度升高,削减二氧化碳排放量,已成为现今世界各国的共识。从1979年第一次世界气候大会呼吁保护气候系统开始,到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将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稳定在防止气候系统受到危险的人为干扰的水平上定为最终目标,再到定量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的出台,再到通过“巴厘岛路线图”———具体规定减排温室气体的种类、主要发达国家的减排时间和额度,最后到今年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的新一轮气候变化大会,国际社会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做了不懈努力。不久前结束的哥本哈根气候峰会最终未能形成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条约,但《哥本哈根协议》所展现的某些信息仍值得关注和思考。碳减排目标任重而道远,但依然无法阻挡气候变化对能源发展影响的加大,以能源和发展问题为主题的低碳经济成为关注的热点。虽然《京都议定书》依据“共同但有区别责任”的原则,没有为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规定具体的减排目标,但是目前中国与能源相关的CO2排放量已位居世界第二[2],并由于正处于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之中,预计2030年中国CO2排第3页共22页第2页共22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22页放量很可能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位[3]。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必须应承担的国际义务,中国正面临着巨大的减排压力,如果不能有效化解气候变化所产生的国际压力,中国未来的发展空间将受到牵制。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两型社会”,不仅能确保中国在后京都时代的发展需要又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同时也向世界表明中国愿意和国际社会共同努力来减缓全球变暖的趋势。1低碳经济与“两型社会”的关系1.1低碳经济的理念内涵“低碳经济”的概念(LowCarbonEconomy)由英国率先提出。2003年英国政府发表了第一份能源白皮书《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OurEnergyFuture:CreatingaLowCarbonEconomy)[4],它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书中指出,低碳经济是通过更少的自然资源消耗和更少的环境污染,获得更多的经济产出,从而使人们的生活标准更高,生活质量更好,并为发展、应用和输出先进技术创造新的商机和更多的就业机会。借此,英国政府希望能够摆脱其在能源政策上面临的困境,并在二氧化碳减排方面成为世界的引领者。随后国内外学者对低碳经济的概念、实现的可能性、市场价值等方面的研究显示,低碳经济的概念虽然因研究角度的不同而有差异,但表达的内涵相同:在不影响经济和社会第4页共22页第3页共22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4页共22页发展的前提下,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