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试验室有毒物质及其防护VIP免费

试验室有毒物质及其防护_第1页
1/6
试验室有毒物质及其防护_第2页
2/6
试验室有毒物质及其防护_第3页
3/6
实验室有毒物质介绍和防护注意事项乙酸(浓)必须非常小心地操作。可能由于吸入或皮肤吸收而受到伤害.要戴合适的手套和护目镜.在化学通风橱\生物安全柜里使用。·丙烯酰胺(未聚合的)是一种强的神经毒剂并可通过皮肤吸收(其效应是累加的)。避免吸入粉末。当称量粉末状的丙烯酰胺和亚甲双丙烯酰胺时,要戴合适的手套和防护面具,在通风橱\生物安全柜里操作。人们认为多聚丙烯酰胺是无毒的,但亦应小心操作,因为可能含有少量未聚合的丙烯酰胺。·氨基苯甲酸可因吸入、咽下或皮肤吸收而危害健康。操作时要带合适的手套和安全眼镜。·乙酸铵(H3CCOONH4)可因吸入、咽下或皮肤吸收而受到伤害.操作时要戴合适的手套和安全眼镜并在通风橱\生物安全柜里进行。·氯化铵(NH4Cl)可因吸入、咽下或皮肤吸收而危害健康。操作时要戴合适的手套和安全眼镜并在通风橱\生物安全柜里进行。·氢氧化铵(NH4OH)是氨的水溶液,是腐蚀剂。操作时应极为谨慎。氨会从溶液中散发出来,它是腐蚀性的和有毒的,并易引起爆炸.操作时戴合适的手套并只能在通风橱\生物安全柜里进行。·钼酸铵[(NH4)6MO7O24·4H2]可因吸入、咽下或皮肤吸收而危害健康。操作时戴合适的手套和安全眼镜并在通风橱\生物安全柜里进行。·过硫酸铵[(NH4)2S2O8]对黏膜和上呼吸道组织、眼睛和皮肤有极大危害性。吸入可致命.操作时戴合适的手套、安全眼镜和防护服。始终在通风橱\生物安全柜里操作,操作完后彻底洗手。·硫酸胺[(NH4)2SO4]可因吸入、咽下或皮肤吸收而受到伤害。戴合适的手套和安全眼镜.在化学通风橱\生物安全柜里使用。·氨苄青霉素可因吸入、咽下或皮肤吸收而危害健康。操作时戴合适的手套和安全眼镜,并在化学通风橱\生物安全柜中进行。·天冬氨酸是一种可能的诱变剂并是一种不可逆效应的危险。可因吸入、咽下或皮肤吸收而危害健康.操作时要戴合适的手套和安全眼镜,并在化学通风橱\生物安全柜内进行,切勿吸入其粉末。·细菌菌株(有关运输事宜):美国健康、教育和福利部将各种细菌就其运输需要分成了不同的类型[参见SandersonandZeigler,MethodsEnzymol,204:248~264(1991)或由AlexanderandBrandon编写的指导小册子PackagingandShippingOfBiologicalMaterialsatATCC(1986),这本小册子可从美国模式培养物保藏所(ATCC)获得]。像大肠杆菌K12和枯草杆菌这样的非致病菌划归为I类菌,在正常运输条件下被认为是没有危险或危险很小。但是,沙门氏菌、嗜血杆菌和链霉菌以及假单胞菌属的某些菌株是Ⅱ类菌。Ⅱ类细菌是:"日常有潜在危险的病原体:这些病原体能引起不同严重程度的疾病……但可被常规的实验室技术加以控制。"·生物素可因吸入、咽下和由皮肤吸收而危害健康。操作时戴合适的手套和安全眼镜。在化学通风橱\生物安全柜内操作。·双丙烯酰胺是一种烈性神经毒剂并可通过皮肤吸收(效应是累积的)。避免吸入粉尘。当称重粉末状的丙烯酰胺和亚甲双丙烯酰胺时要带手套和防护面具。·硼酸(H3BO3)可因吸入、咽下或皮肤吸收而危害健康。操作时戴合适的手套和护目镜.·5—溴-4—氯-3-吲哚-beta-D-半乳糖苷(BCIG;X—gal)对眼睛和皮肤是有毒的,也可因吸入、咽下或皮肤吸收而危害健康。操作时要戴合适的手套和护目镜。·溴酚蓝可因吸入、咽下或皮肤吸收而危害健康。操作时要戴合适的手套和安全眼镜并在化学通风橱\生物安全柜内操作。·n—丁醇对黏膜、上呼吸道、皮肤特别是对眼睛有刺激作用.避免吸入蒸发的气体。操作时戴合适的手套和安全眼镜并在化学通风橱\生物安全柜内进行。n—丁醇也是高度易燃的,远离热、火花和明火。·羧苄青霉素可因吸入、咽下或皮肤吸收引起过敏反应。操作时戴合适的手套和安全眼镜.·二氧化碳,CO2,任何形式的二氧化碳可因吸入、咽下或皮肤吸收而致命。在高浓度时,它能麻痹呼吸中枢并引起窒息。只能在通风的地方使用。在干冰形成时,与二氧化碳接触也可能引起冻伤。在像冷冻室这样的密闭的地方不要放大量干冰。操作时戴合适的手套和安全眼镜。·氯化铯(CsCl):可因吸入、咽下或皮肤吸收而危害健康。操作时戴合适的手套和安全眼镜.·氯霉素可因吸入、咽下或皮肤吸收而受到危害,并是一种致癌物...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试验室有毒物质及其防护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