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凤镇政府工作报告东凤镇政府工作报告篇120xx年,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镇政府在市委、市政府和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镇人大的监督支持下,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积极应对、科学决策、狠抓落实,团结带领全镇人民奋力拼搏,基本完成了镇十五届人大九次会议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1.04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3.45亿元,同比小幅下滑,幅度控制在合理区间;服务业增加值实现67.35亿元,增长6.3%;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9.83亿元,增长16%;实现国地两税收入18.21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6.3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0.6%和2.5%。我镇被评为全国文明镇,创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镇工作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1、发展质量稳步提高。新型专业镇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建立完善镇领导联系规上工业企业和后备上规上限企业制度,年内净增四上企业25家,位居全市前列。积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年内净增7家高新技术企业,增长58%;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达1186件和907件,分别增长34%和18%;近30家企业与国内知名院校开展产学研合作,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研发中心增至53家(其中省级12家);积极引导企业投身新一轮技术改造,全年完成工业技改投资8.6亿元,增长46.2%。企业上市进程加快,顶固家居成为我镇首家新三板上市企业,奥创通风设备和通富电器在上交所股权交易中心挂牌,后备上市企业增至19家。成立专业镇金融服务中心,积极推进银企对接,企业融资服务更趋多元化。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筹备成立跨境互联网贸易促进会东凤分会,协助家电企业与阿里巴巴、中山美居等电商平台对接,助力60余家规上工业企业上网触电。重点项目建设稳步推进,欧曼科技塑胶模具项目完成主体工程建设,顶固家居项目即将开工投产,世宝广场正在进行二期商业部分建设。招商引资成效显著,成功签约三角洲高聚物材料等12个亿元以上优质项目,总投资超40亿元。生态农业发展提速,年内新增高值花木基地122亩,休闲农业100亩。2、城镇建设日臻完善。路网系统更趋完善,配合建成105第1页共9页国道东凤段慢行系统,全市率先完成广中江高速征地拆迁工作,协助完成十水线东海路互通建设,增开320、321路镇内公交线路和k12路市镇快速公交。重点民生实事稳步推进,率先建成全市首个全光网城镇,旧XX县区排水系统改造工程基本完工,中心幼儿园扩建工程完成设计,144套保障房建设基本完工。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投入使用,整治高污染锅炉23台,淘汰黄标车1418辆,总量减排突破困局。实行内河涌治理河长制,开展河涌清流行动,河涌水质持续改善。建成压缩式垃圾中转站,农村生活垃圾实现户收集、村集中、镇转运处理模式全覆盖,人居环境持续改善。铁腕整治两违行为,拆除两违建筑27宗,涉及土地5万平方米,两违行为高发态势得到遏制。3、民生福祉持续改善。养老保险双轨制顺利并轨,社保参保人数持续增加,社保体系不断完善。大力推进全民创新创业,举办多场次青年创业集市及南粤春暖大型招聘会,1.4万余人次参加创业就业培训,新增自主创业350人,就业2541人,均超额完成市下达任务。青年创业孵化基地成功孵化23家企业出园,新入驻21家,带动就业1200多人。切实保障底线民生,先后出台困难居民重特大疾病和危房改造补助规定,全年发放双低户重特大疾病及临时困难救助款58万余元,完成48间困难家庭危房改造,发放残疾人各类补贴救助款117万余元,发放153名贫困学子助学金55.1万元,确保了住有所居、病有所医、困有所帮、学有所助。启动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购买居家养老服务。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制定学前教育三年提升计划,先后被评为全市素质教育目标管理先进镇和义务教育发展均衡镇,并被市推荐参评全国社区教育示范(街道)乡镇。扎实推进文体惠民工程,建成3个健身驿站,成功举办第四届镇运会,先后承办省国标舞锦标赛和中葡国际男子篮球对抗赛等高水平文体赛事,东兴社区成功创建为国家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试点。顺利通过妇女儿童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期评估。推行社区卫生家庭医生式服务,新家庭计划──家庭发展能力建设试点项目得到国家卫计委的高度肯定。扎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