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年人社局机关效能建设工作总结年初以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结合实际把“提升效能、优化环境,关注民生”作为服务百姓的生命线来抓,深化作风建设,有效提升工作效能、优化服务环境、着力解决群众关心关注问题。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报告如下:一、强化领导,建立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新格局1、在责任落实上形成合力。细化分解环境建设的重点工作,确定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并将其纳入目标考核当中,层层下达目标任务,层层落实责任,在全局上下形成了人人改进“小环境”、人人维护大环境、人人为优化环境做贡献的良好氛围。2、在奖惩机制上形成动力。通过公布举报电话、设立意见箱、实施电子效能监察等形式对干部职工进行监督与考核,考核结果直接与干部职工年度考核、评先选优挂钩,从而促进干部职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服务群众、改善经济发展环境上来。3、在作风建设上形成压力。以教育实践活动为有利契机,召开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55次,开展批评与自己我批评741人次,集体会诊、认领问题,分析群众意见和上级反馈意见,查摆“四风”问题73条,梳理问题18项列入领导干部整改清单向全系统公示。以问题促整改,破除“官场陋习”,攻克了一系统作风顽疾:文件、会议数量比去年同期减少了30%;“三公”经费支出和日常办公经费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系统全员参加公车改革,主动清理超标超配公车,清退超标办公用房。二、强化责任,不断提高人社部门为民服务水平1、强化干部责任意识。对照“三严三实”,专项整治“慵、懒、散”现象,坚决杜绝“吃、拿、卡”行为。制定《xx市人社局聘任社会监督员暂行办法》和《xx市人社系统职工意见征集办理反馈制度》,从内外做好监督。引导干部职工树立“接地气”、守规则、受监督意识,形成党员干部带头深入基层、带头沉到前台、带头接受监督的示范效应,较好地解决了工作人员落实能力低、工作运行效率低、工作质量标准低的“三低”问题。重新修订了工作人员行为规范、工作人员十条禁令,第1页共4页加大执行力度,使工作人员自觉做到“三声”(来有迎声、问有答声、去有送声)、“五心”(用心倾听、细心询问、耐心解答、精心办理、热心服务),严格执行“六项制度”和“ab顶岗无缺位”制度,开展窗口“好人榜”评比活动,促进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积极参加“行风热线”和“行风在线”,今年共参加省、市行风热线节目6期,行风在线2期,对群众的咨询投诉问题及时进行了解答处理,做到了件件有着落、事事有结果。2、转变作风优化环境。一是调整工作方式,树立服务群众的主旨观念。医保、档案管理部分业务由原来的专管员式管理模式改为柜员式服务。建立起局网站、政务微博、微信、“12333”服务热线“四位一体”的阳光政务服务平台,回复群众咨询2万余条,发布新政策、新流程100多项,实现了高效便捷服务;采取领导包案、主动约访、信访接待日等方式,主动解决群众合理诉求,有效化解18件历史遗留信访案件。二是转变作风,提高干部职工整体素质和服务能力。开展综合能力培训18次,参训干部职工3,000余人次,努力打造出一支为百姓贴心服务的队伍。三是完善设施,创造服务群众的舒适环境。营造了“人人是形象,处处是窗口,事事是服务”的良好氛围。3、加强党员干部廉政教育。加大惩处力度,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和一把手的主体责任。加强党员干部廉政教育,开展“每月一课”活动,提高党员干部拒腐防变能力。进行廉政就教育现场教学,组织全系统科级以上干部到市廉政教育基地实践学习,12名处级干部到省廉政教育基地学习。三、履职尽责,扎实推进民生建设1、进一步加大就业创业扶持力度。一年来,实现城镇新就业8.2万人次,新增就业7.2万人次,安置困难群体就业2.4万人次;培育各类创业小老板5185人,创业带动就业16254人;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4亿元;开展就业技能培训4.01万人,劳务输出前培训2.53万人,创业培训1.06万人,培训合格率达到98%以上,培训后就业率和创业成功率分别达到73.2%和30.7%;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实现了困难群体就业稳第2页共4页定、收入稳定、社会稳定及零就业家庭动态数量为零的目标。2、进一步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