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干法窑中控操作要点及常见故障处理作者:李新华赵志兴1狄东仁2单位::1广州市嘉华南方水泥有限公司(510435)2天津水泥工业设计研究(300400)[2001-12-4]关键字:新型干法-中控操作-故障处理摘要:新型干法水泥工艺与传统的湿法、干法、半干法水泥生产有着截然不同的概念,它工艺过程复杂,系统环节多,连续性强,许多工序联合操作,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故而要求中控操作人员必须掌握好新型干法工艺过程的特点,立足全局,科学操作和优化操作。笔者根据长期实际操作经验,抛砖引玉,以利于操作水平的共同提高。新型干法水泥厂的生产过程,就是以悬浮预热和窑外分解技术内核心,以新型的烘干粉磨及原燃料均化工艺及装备,采用以计算机控制为代表的自动化过程控制手段,实现高效、优质、低耗的水泥生产过程。与传统的湿法、干法、半干法水泥生产相比,其工艺过程比较复杂,系统环节多,连续性强。许多工序联合操作,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生产过程本身要求具有高度的稳定性,设备运转的可靠性和参数调节控制的及时性。这就需要中控室的操作人员必须很好掌握新型干法工艺过程的特点,了解其工作原理和各种工艺热工过程的特性,同时具有机械、电气、自动化过程控制等方面的基本知识,这是提高中控室操作水平的基础。一、中控室操作的一般原则:新型干法窑系统操作的一般原则,就是根据工厂外部条件变化,适时调整各工艺系统参数最大限度地保持系统“均衡稳定”的运转,不断提高设备运转率。“均衡稳定”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相对静止状态,它是有条件和暂时的。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变化干扰,难免打破原存的平衡稳定状态,这都需要操作人员予以适当调整,恢复或达到新条件下的新的均衡稳定状态,因此运用各种调节手段来保持或恢复生产的均衡稳定,是控制室操作员的主要任务。就全厂生产而言,应以保证烧成系统均衡稳定生产为中心,调整其它子项系统的操作。就烧成系统本身,应是以保持优化的合理煅烧制度为主,力求较充分地发挥窑的煅烧能力,根据原燃料条件及设备状况适时调整各项参数,在保证熟料质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提高窑的运转率。在烧成中控室的具体操作中坚持“抓两头,保重点,求稳定,创全优”这12字诀。所谓“抓两头”,就是要重点抓好窑尾预热器系统和窑头熟料烧成两大环节,前后兼顾、协调运转;所谓“保重点”,就是要重点保证系统喂煤、喂料设备的安全正常运行,为熟料烧成的“动平衡”创造条件;所谓“求稳定”,就是在参数调节过程中,适时适量,小调渐调,以及时的调整克服大的波动,维持热工制度的基本稳定。所谓“创全优”,就是要通过一段时间的操作,认真总结,结合现场热工标定等测试工作,总结出适合本厂实际的系统操作参数,即优化参数,使窑的操作最佳化,取得优质、高产、低耗、长期安全稳定文明生产的全面优良成绩。二、新型干法窑主要的工艺操作参数:新型干法窑的烧成工艺过程中需要控制的参数比较多,一般在60~65个,过程控制也比较复杂,从国内已投产的厂生产操作来看,大都以人工给定操作参数为主,辅以单参数调节回路自动控制,即使是采用计算机集中控制或集散型控制的2000t/d以上规模的厂,由于尚未有比较切合实际的数学模型,计算机很难实现全过程的自动控制。虽然电机的开停(即开关量)控制可采用PLC程序控制,但是过程控制参数(即调节量)仍是人工键入效定值。待系统稳定运转后可投入数条单参数调节回路进行自动控制。在这些工艺参数中,有小部分属于通过人工或计算机设定可直接操作控制的参数,我们称之为操作变量或自变量,而大部分则属于由于人工调节后随之改变的过程变量或称之为因变量,操作变量可由人工或计算机主动直接改变,过程变量由适时地显示出调节后的结果二者之间也具有互为因果的关系。烧成系统主要的操作变量及其作用见表1。另外,入窑生料及煤粉的化学成分对烧成而言也属自变量,它们的变化会引起操作参数一系列的变化,但它们不由窑操作员控制。当出现原燃料成分不符合要求波动时,应及时向有关部门提出意见。中控室中的显示参数大都是过程变量,其测点设置各厂也不尽相同,一般的主要过程变量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