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6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6页PHC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础质量缺陷处理江苏建科建设监理有限公司(210008)郝为峰【摘要】高强混凝土预应力管桩具有卓越的工程性能,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基础。但由于设计、施工等原因,质量问题也较多。本文介绍了某大楼管桩基础施工中所存在的质量问题、处理工艺及处理过程、质量检测和鉴定方法以及施工质量验收等,分析了管桩基础质量问题的产生原因,提出了管桩基础设计施工中应注意的若干事项。【关键词】预应力管桩基础质量缺陷缺陷处理工艺和过程混凝土填芯投石注浆钢管桩补强质量检测华东地区某行政中心大楼,混凝土预应力管桩检测过程中,发现桩身不同位置出现裂缝、错位、桩中桩等质量问题和质量缺陷,经过多次专家论证,采取了管桩芯混凝土补强、管桩芯投石注浆、地基土压密注浆、增补钢管桩等措施,最后经各项检测和联合验收,达到了设计和规范要求。一、工程概况及桩基础设计指标该行政中心大楼建筑面积9.82万平方米,钢筋混凝土框架-筒体结构,裙房部分为3层、高度18.47m,主楼部分为22层、高度109m,地下室为2层基底标高-7.85m。工程桩总数量为1306根,其中主楼区为群桩(桩距2m)共计938根,裙房区为承台桩共计368根。抗压桩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管桩(PHCAB600-110*10),按照《上海市建筑标准图集先张发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制作,桩身强度等级C80,主楼桩长31m裙楼32m,单桩承载力特征值2300KN。抗拔桩为预制钢筋混凝土450×450mm方桩,桩身强度等级C40桩长32m,单桩承载力设计值900KN。设计桩端持力层为粉土类,桩端入持力层深度2~3m,施工质量控制以标高为主、锤击贯入度为辅。二、桩基础施工方案及施工过程1.桩基础施工方案根据工程地质条件和当地政府建设文明施工现场的有关要求,本工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以静压为主锤击为辅方法施工。即:大部分管桩采用静压法施工,以降低噪音和震动,减少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土层较为复杂的局部区域,为增加沉桩的穿透能力采用锤击法施工。打桩机械采用3台JNB-900型全液压静压桩机、1台D80型柴油锤桩机。2.施工过程简述施工试桩采用静压工艺,经单桩极限承载力静荷载试验,最大荷载值均不小于5759KN,对应的桩顶沉降位移量为19.00mm。根据试桩结果,设计单位确定单桩承载力特征值为2300KN。工程桩于试桩检测合格后,按照经批准的施工方案进行静压桩和锤击桩施工。沉桩过第2页共6页第1页共6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6页程中,无论静压桩还是锤击桩都出现了少数桩达不到设计标高的情况,而其它指标如静压桩压力值(3450~5700KN)、锤击桩贯入度(最后3阵贯入度2~5cm/击)均满足要求。施工单位请示设计单位意见,设计单位回复沉桩以标高控制为主,尽可能压至设计标高。根据现场情况,施工单位提出下述方案:1)静压桩不能压至设计标高的,改由锤击桩施工;2)锤击桩不能施工至设计标高的,采用预引孔方案施工,即减少桩身摩阻力保证沉桩至设计标高。由于预引孔方案涉及到部分费用,而施工合同价又是固定总价合同,故业主不同意支出合同外额外费用,方案改为使用大功率锤击桩机施工。三、桩基础检测及缺陷桩情况1.桩基础检测工程进入土方开挖阶段,随土方开挖进度检测单位对桩基础进行了桩身完整性(低应变)检测,检测结果如下:主楼部分(工程桩总数938根)低应变检测总数925根,低应变检测发现缺陷桩(Ⅲ类、Ⅳ类)78根,桩中桩5根,共计缺陷桩83根,缺陷桩占主楼总桩数的8.8%;裙楼部分(工程桩总数368根)低应变检测总数238根,低应变检测发现缺陷桩5根,低应变缺陷桩占主楼检测总数的2.1%。在小应变桩身完整性检测基础上,还进行了大应变检测。大应变检测表明,部分桩基础虽小应变判为Ⅲ类、Ⅳ类桩,但桩基础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2.桩清孔摄像检查、缺陷具体情况在小应变、大应变检测基础上,为进一步查明缺陷桩伤损情况、制定缺陷处理方案,根据专家论证意见,对缺陷桩进行清孔、抽水并摄像检查。根据摄像资料,缺陷桩伤损主要有一般裂缝、断裂处错位、断裂处涌砂、桩身弯曲、桩中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