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东县基层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材料第5期(总第29期)中共如东县委宣传部编2009年3月16日编者按:3月13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完成各项议程,胜利闭幕了。这次大会,是在全国人民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形势下召开的。大会认真审议并批准了《政府工作报告》和其他各项重要报告。代表们一致认为,《政府工作报告》总结工作简明扼要、实事求是,部署工作统筹兼顾、措施得力,是一篇坚定信心、鼓舞斗志、求真务实的报告。本期选编两篇解读《政府工作报告》的文章发给各镇和县级机关各部门、各单位,作为全县各基层党委(党组)中心组3月份学习材料,供全县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学习时参考。请各镇和县级机关各部门、各单位及时印发给中心组全体成员。政府工作报告解读:六大数字透视中国经济走势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2009年中国经济走势如何,百姓关注,世界瞩目。在3月5日开幕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以较大篇幅对今年政府工作做出部署。经济增长率、城镇新增就业人数、物价涨幅、国际收支这四大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以及财政和货币两大宏观调控政策,是折射经济走势最重要的六个方面。“新华视点”记者就此选择政府工作报告中有关六大数字,约请参加全国两会的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进行解读。经济增长率:非同寻常的“8%左右”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09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为8%左右。这也是中国政府连续五年将经济增速目标设定为这一数字。但今年这一目标,却格外不寻常。在国际金融危机尚未见底,世界各大权威机构对全球经济增长预测悲观,主要经济体将会出现负增长的背景下,人们十分关心中国经济能否顺利达到这一目标。“经济增长的周期性调整与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相叠加,导致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8%左右,是一个要通过努力才能实现的目标。”全国人大代表、东北财经大学校长艾洪德说,“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必需的就业机会,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良性运转。”2008年第四季度中国经济增速下滑到了6.8%,中国经济面临严峻考验。不过,凭借中国经济坚实的发展基础、广阔的内需市场、稳健的金融体系、有力的宏观调控举措,接受记者采访的代表、委员都对中国经济发展有着坚定的信心。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行长杨子强相信:“中国经济有望在本轮经济衰退中率先复苏”。但他提醒说,当前一些经济指标有好转迹象,但这并不足以表明经济触底回暖。“今年六七月份将会是一个重要观测窗口”。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财科所所长贾康预测,如果处理得好,中国经济增速今年会呈现前低后高走势。但也要做好防范国际经济形势进一步恶化的预案。就业水平: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国际金融危机的强烈冲击,使得我国企业用工需求明显下滑。当前,约2000万农民工失岗返乡,还有610万应届大学毕业生、近100万往届未就业大学生正在寻找工作。面对严峻的就业局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要新增城镇就业9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4.6%以内。“在当前经济遭遇困难的背景下,就业矛盾凸显。稳定原有就业规模和创造新的就业,对保持经济活力,保证中国经济社会正常运行至关重要。”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淮安市委书记刘永忠说。今年城镇新增就业900万的目标,比去年1000万的目标低100万,但与前年的目标持平。促进就业,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尤其是在经济形势严峻的时刻。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中央财政拟投入420亿元资金。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所所长蔡昉表示,要把保增长、调结构、扩内需和扩大就业结合起来,最大化地促进就业。要创造有利于就业的社会经济环境,实现充分就业目标,政府要履行促进就业的一系列公共职能。物价:“4%左右涨幅”背后有深意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4%左右。这一预期目标,比去年预期目标低了0.8个百分点,比去年实际涨幅低了1.9个百分点,但比前年预期目标高出1个百分点。在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通缩压力成为热门话题。作为一项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重要指标,物价似乎将一路走低,但其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