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现代企业人性化管理在大力弘扬企业文化建设的今天,如何推动现代企业人性化管理,真正调动人的积极因素;将个人愿景与组织的命运紧密地结合起来,加深企业与员工、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情感和凝聚力,稳定企业人才队伍,已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和广泛关注。但如何灵活运用和把握好人性化管理中的情、理、法、利四要素?确保企业员工的合法利益,让所有员工全心投入和发挥出最佳的工作状态?更有效的激活员工工作热情与勤劳智慧?给我们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提出了更高的素质要求。情感管理凝聚人心无论是从管理心理学的角度分析还是从人的天性来论述。人都是需要情感呵护的。宋代诗人黄庭坚有句名言“千里鹅毛意不在轻”,充分体现出人与人之间情意深长的特性。21世纪的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合作、团队协作的关系,都离不开情理相通、情谊相知的亲和关系。如果一个管理者或职业经理人特别是家族式的管理成员与员工之间缺乏亲和力,那么这个企业的员工对企业的情感和忠诚度是十分脆弱的,更谈不上具有战斗力和凝聚力。从当前在许多企业经常发生员工集体跳槽事件中,我们不难看出,员工与企业早就存在情感危机,只不过这些人在等待成熟的时机而已,一旦时机成熟,就会出现集体跳槽的人事“大地震”。然而,怎样才能培养企业员工与管理者之间的亲和力和对企业的情感;怎样培养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怎样培养员工团队协作和奉献精神,正确引导员工“团队的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价值观”,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其一,关爱员工的生活,贴近员工的生活。尤其是外地员工较为集中的企业更应注重员工的关爱,比如外地员工过生日时,从个性的角度分析,因远离亲人和朋友,其特别希望得到同事和上级的关怀。作为管理人员应知道员工的生日日期,并根据企业条件的不同采用不同形式祝贺,哪怕是一句简单的祝福也会让员工感到温馨无比。管理者应不择时机地捕捉和创造极具影响力和感染力的爱心机遇,将员工的喜、怒、哀、乐作为企业和管理者的职责。其二工作上的支持和帮助同样至关重要。当一名员工在工作上遇到困难和过错的时候,一定要给予及时的帮助,不能只有批评和指责,而没有分析和鼓励。还应站在当事人的角度换位思考,分析其造成工作困难和工作失误的根源所在采用亲和的沟通方式和正确引导的方法解决员工在工作中的困难与过失。利用多种形式减轻员工的工作压力,并主动创造机会垂耳倾听员工深藏在心底的不满情绪,让平常不满情绪和积累在心底的自卑感及时释放出来。能有效地帮助员工的心理健康和提高承受工作压力的能力。让员工深深感受到管理者既是一位亲和的上司又是可交的朋友。其三,及时帮助解决突发事件,由于现在许多企业的员工绝大部分来自农村受教育的程度较低,是一个典型的弱势群体。加之又远离家乡和亲人,难免在工作和生活中会受到或多或少的歧视和冷漠。时间一长就会产生种种不满或仇视的心态,而且情绪极易激动,一旦在工作中或生活上与人发生磨擦,当事人就会失去理智,产生行凶报复的念头。作为管理者应及时让当事人情绪稳定,化解矛盾,晓知以理、动之以情地处理好突发的各种矛盾和磨擦,防止事态扩大。人什么时候最容易心存感激呢?是在他(她)最困难的时候能得到帮助。常言道:“细微之处见真情,危难之处显关爱”。不仅如此,管理者更应发挥员工与企业之间的“桥梁”牵引作用,加强与员工的诚信沟通,建立起一条员工热爱企业,企业关爱员工的情感纽带。一个不懂得关爱下属的领导者,必将是一个谁都不愿亲近的孤家寡人;一个不懂得关爱员工的企业,必定不会是一个长久的企业。以理服人理性管理一、企业的管理者在日常工作中,必须具备正气管人,公心管事的思想理念。管理者在处理日常事务中一定要做到事事公平、铁面无私。要有“皇帝老子”犯事也照罚不误的风格,让员工心服口服。员工做错了事,管理者应先检讨自己是否管理不到位,即使是员工的过错也应先主动为员工承担管理责任。事实上员工的过错,在很大程度上与管理者的自身素质和管理制度不完善、不合理有着间接和直接的因果关系。故管理者在发现员工有过错时,第一个反应是先审视自己和企业自身的不足。未等到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