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现状及对策姚成刚上海市燎原中等专业学校摘要:我国第三方物流等发展还存在着起步晚、经验少、形成结构不完善等问题。我国必须转变传统观念,树立物流理念;深化企业改革,实现制度创新;制定统一的全国物流产业发展规划;以信息技术应用为核心,加快物流人才培养,实施人才战略。关键词:3PLs;物流现状;问题分析;对策建议引言3PLs是指为公司提供全部或部分物流服务的外部供应商。3PLs供应商提供的物流服务一般包括运输、仓储管理、配送等。在此过程中3PLs供应商即非生产方,又非销售方,而是在从生产到销售的整个物流过程中进行服务的第三方,它一般不拥有商品,而只是为客户提供仓储、配送等物流服务。我国3PLs虽然起步晚,但随着物流业的繁荣,我国第三方物流如雨后春笋,快速兴起了一些从事物流的企业公司,但却暴露出一系列的问题,比如第三方物流市场很不完善,没有形成规模,需求严重不足;大多物流企业设施简单、功能单一,难以提供完备的第三方物流服务,而且服务水平不高,客户满意度低;我国目前出现的物流公司,大都由原有的运输企业和仓储企业改建而来,这些物流公司在服务功能上非常有限,离综合物流的要求还有距离。此外,还有一些民营的物流企业,规模较小,只在一个固定的地区提供有限的物流服务,对整体的物流市场带动作用有限。从地域上来看,成功的物流企业大都集中在经济较发达的地区,以广东、上海和北京为中心,内地第三方物流市场还远没有开发。总之,我国物流企业在组织方式的科学性,各环节的衔接和协作的规范性,服务功能的多样性和服务质量都有所欠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转型,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地位愈发重要。1、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现状1.1我国第三方物流起步晚,经验少20世纪90年代中期,第三方物流的概念才开始传到我国,目前我国物流企业多半为原先的仓储、运输企业改造而成,业务多局限于传统范围,机械化程度低、运输方式单一、规模小、市场份额少、融资能力弱、结构单一、货源不稳定、服务功能少、竞争力弱。其中最主要的问题还是缺乏一个高效和广泛的服务网络量设备和计算机网络及管理软件缺乏、高素质人才少。而且,在货物处理、配载、运输计划的制订以及资产管理的实际运作方面,也缺乏切实有效的营运保证。1.2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形成结构也不够完善第一是传统仓储、运输企业经过改造转型而来的企业占主导地位,占据较大市场份额。如中远国际货运公司,凭借原有的物流业务基础和在市场、经营网络、设施、企业规模等方面的优势,不断拓展和延伸其物流服务,向现代物流企业逐步转化。第二是新创办的国有或国有控股的新型物流企业,它们是现代企业改革的产物,管理机制比较完善,发展比较快。例如,中海物流公司成立于1993年11月,从仓储开始发展物流业务,现发展成能为国际大型知名跨国公司提供包括仓储、运输、配送、报关等多功能物流服务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第三是外资和港资物流企业,它们一方面为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提供延伸服务,另一方面用它们的经营理念、经营模式和优质服务吸引中国企业,逐渐向中国物流市场渗透。如深圳的日本近铁物流公司主要为日本在华的企业服务。第四是民营物流企业,它们由于机制灵活、管理成本低等特点,发展迅速,是我国物流行业中最具朝气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如广州的宝供物流集团,经过几年的开拓创新,已成为在澳洲、泰国、香港及国内主要城市设有40多个分公司或办事处,为40多个跨国公司和一批国内企业提供国际性物流服务的物流集团公司。1.3国际态势对第三方物流的影响现代意义上的第三方物流是一个仅有20多年历史的行业。据UPS环球物流公司的调查资料显示,欧洲24%和美国33%的非物流服务用户都有使用第三方物流服务的考虑。由于政策的限制,外企的投资还主要限于物流基础设施,通过独资、合资或合作,涉足驳船、内陆集卡甚至航空货运等。另外,外资进入我国物流业的主要目的是为外商进入中国市场的商品提供分销运输服务,以便保证外商在中国市场流通的效率,从而确保和提高其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能力。根据《服务贸易总协定》的规定,各国在“商业存在”方面应秉持机遇平等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