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摘要:随着食品工业的迅速发展,建立食品微生物快速检测方法,对食品生产、运输、销售过程中质量的监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生化、免疫学、代谢学、分子生物学等几个方面介绍了几种食品安全检测的方法与技术,并概述这些检测技术对食品安全的重要作用及影响。关键字: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研究(关键词改了一下)酶联免疫;PCR;基因芯片;流式细胞术DetectionTechnologyResearchProgressofFoodMicrobiologyAbstract:Withtherapiddevelopmentoffoodindustry,theestablishmentoffoodmicrobiologyrapiddetectionmethodforthequalitymonitoringduringfoodproduction,transportationandsalesisofgreatsignificance.Inthispaper,severalfoodsafetydetectionmethodsandtechnologieswereintroducedbasedonbiochemistry,immunology,metabolism,molecularbiologyandinstrumentoftestingmethodsandtechniques,andsummarizedtheimportanceandimpactofthesetestsonthefoodsafety.Keywords:Detectiontechnology;ELISA;PCR;genechip;flowcytometry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微生物对食品食品安全的影响也相应地备受关注。特别是近年来世界各国都相继发生的重大的食品安全事件,从而给食品安全敲响了警钟。因此,灵敏度更高、特异性更强、简便快捷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和方法,建立和完善食品安全微生物检测技术和体系迫在眉睫[1]。近几年各国的许多机构和学者都致力于快速检测技术和方法的研究,已改进和开发了一些快速的检测技术和方法,微生物检测技术已由培养水平逐步向分子水平迈进,本文对食品中微生物的快速检测方法进展情况进行综述,以利于对食品进行筛选和检测,最终达到预防肠道传染病和食物中毒的发生的目的。1.生化检测技术生化检测技术包括了生化试剂盒(生化鉴定管法)、鉴别培养基法、快速测试片法和快速生化检测仪器法。生化试剂盒(生化鉴定管)的原理就是将多种常用的细菌生化分析试剂、培养基集成在特定的微型化的装置中,将传统方法中需要多次完成的实验改进为一次完成,其优点是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得结果,从而节约了样品的分析时间,节约成本,提高了检验速度[2]。鉴别培养基是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试剂或化学药品,使难以区分的微生物经培养后呈现出明显差别,因而有助快速鉴别某种微生物的一种培养基。例如对大肠杆菌O157:H7进行检测的SMAC琼脂培养基等,其主要原理是细菌产生特定的代谢产物同培养基中生化物质进行反应,从而根据不同的颜色进行判断[3]。快速测试片法是指以纸片、胶片等作为培养基载体,将特定的培养基和显色物质附着在载体上面,通过微生物在其上的生长、显色来测定食品中微生物的方法。其具有以下优点:可测定少量检品、操作简便、易消毒保存、价格低廉、污染小、能真实反应检品中的细菌数等[4]。目前已商品化的微生物测试片有:菌落总数测试片、大肠菌群测试片、霉菌和酵母菌测试片、沙门氏菌测试片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测试片。微生物的自动化检测具有操作标准化、简便、快捷、准确率高等特点,是微生物检测发展的方向之一。国内外现在已有很多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问世,如Vitek系统、Biolog系统、Midd系统、Sensititre系统、Autosceptor系统、BAX系统和Phoenix细菌鉴定/药敏试验系统等,其中法国生物梅里埃的Vitek-Ams系统已被AOAC列为法定分析法。2免疫学技术免疫学技术包括免疫荧光技术(IFT)、免疫扩散技术(IDT)、酶联免疫吸附技术(ELISA)和酶联荧光免疫分析技术(VIDAS)免疫荧光技术就是将不影响抗原抗体活性的荧光色素标记在抗体(或抗原)上,与其相应的抗原(或抗体)结合后,在荧光显微镜下呈现一种特异性荧光反应。可用来对沙门氏菌、李斯特菌、葡萄球菌毒素、E.ColiO157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等进行快速检测。王军等[6]建立了养殖大黄鱼病原溶藻弧菌的间接荧光抗体免疫快速检测技术。此技术的主要特点有特异性强、敏感性高、速度快。但还存在不足,如非特异性染色问题尚未完全解决,结果判定的客观性不足,技术程序也还比较复杂。免疫扩散技术(IDT),在免疫扩散技术中,抗原抗体在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