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们》教学案例一、教材分析:本课中的三个儿童面对着三个妈妈,当他们的妈妈拎着沉重的水桶走来时,力气大的只顾着翻跟头,嗓子好的只顾着唱歌,他们唯独对妈妈手中的水桶视而不见;而那个“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的儿子,却跑到妈妈跟前,接过了沉甸甸的水桶。难怪老爷爷说他只看到一个儿子,因为他深知,这个“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却能帮助妈妈拎水的儿子才是真正的儿子。二、学情分析:儿子,这个字眼在妈妈的心里是神圣的。可是,妈妈这个字眼,在儿子的心里是怎样的呢?我们感动于“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而大力赞颂母爱的时候,是否应该引导孩子们读读“黄香温席”、“卧冰求鲤”,这些颂扬子孙孝心的文章呢?现在的学生如何能反省到自己应该用自己的行动来回报母亲,通过学习这篇文章,就是要让学生们理解到这一点。三、教学过程与设计意图:(一)、联系歌曲,导入课文1、提要求:边听边想一想歌曲里讲了什么?2、播放录音《好妈妈》,说说听了这首歌,你知道了什么?3、小结:歌曲中的小朋友多疼爱自己的父母啊!你们喜欢吗?今天我们的课堂上来了三位小朋友,他们又是怎样做的?你们喜欢他们吗?4、揭题:三个儿子『设计意图』:上课伊始,让学生听歌曲《好妈妈》,不仅为学生营造了一种轻松、愉快、和谐的课堂氛围,而且让学生从歌曲中初步感受到了孩子对妈妈的一片孝心,为学习新课奠定了一个良好的感情基础。(二)、朗读交流,发现阅读乐趣。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指名分段读课文,纠正字音。3、妈妈们分别是怎么夸奖自己的孩子的,请你仔细读课文,用横线划出妈妈们夸赞儿子的话。4、交流反馈:交流一:(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第一个妈妈的话:“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请一位小朋友来读读这句话,大家听听,他把自己当成妈妈了没有。(指名生读)(转载自第一范文网http://www.diyifanwen.com,请(1)、采访刚才读的同学:师:这位妈妈,您刚才在夸奖您的儿子,一边说,一边在想些什么呀?生:我在想,我的孩子真了不起。生:我为我的孩子感到骄傲!生:我还为我的儿子感到自豪,我想他以后一定能成为一个很有名的运动员!(2)、交流提高:师(面带微笑):我也为你们的儿子感到骄傲,各位妈妈能夸奖地更自豪一点吗?(学生练读)师:把你们练习的结果表现给你的同桌看看。(同桌相互读这句话)课文中有一个词把第一个儿子的两个优点连接了起来,知道是哪个词吗?(既……又……)练习用“既……又……”说话。『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设计主要是为了让孩子们把自己转化成妈妈的角色,以妈妈的身份来读文,读了以后访问同学,其实时时处处都在提醒他们:你说的话是妈妈说的话。这样挖掘内心的交流,让孩子们很快就体会到作为一个妈妈在介绍自己的孩子的时候是怎样的骄傲和自豪。交流二:(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第二个妈妈的话:“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1)、师生共建交流平台:另外一个妈妈是怎么说自己的孩子的?也请几位小朋友来读一读。大家也听听,他有没有读出骄傲、自豪的语气来。(指名学生朗读)(2)、朗读、评价。师:你们觉得这个妈妈读的怎么样?生:我觉得他还可以做出妈妈骄傲的表情和动作。师:那你能帮助他来改善一下吗?(生做抬高头、竖大拇指的动作,骄傲的眼神,)。生:我认为他的话还可以说得更慢一些,那样别人可以听得更清楚,感觉这个妈妈也就更骄傲了。师:哦,你的想法很棒,你能来读读吗?(生自信地朗读)(3)、自由练读,感悟提高。大家提的意见都很有水平,像他们这样,其他的同学也去练习一下,争取读得更好。『设计意图』:这是一个由收到放的过程。第一个妈妈的话,老师和学生一起把情感的点点滴滴都挖掘了出来,孩子们也读的有声有色,有滋有味,那么第二个妈妈的话只要稍加点拨,他们就能把妈妈的心情用朗读来表现。学生还是学习的主体,放开手脚,让他们自己去读,去悟,会有更多的收获。交流三:(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第三个妈妈的话:“有什么可说的,他没有说很么特别的地方。”)(1)、提出疑问:两个妈妈都夸奖自己的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