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高考试题预测命题趋势——江苏省近三年来地理高考命题规律探究江苏省睢宁县城北中学邱旭(221200)一、江苏省近三年(2008~2010年)高考地理试题分析(一)试卷组成地理试卷由客观性试题和主观性试题两部分组成。客观性试题包括18个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6分;8个双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主观性试题由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组成,知识考查的覆盖面较宽,分值共占60分。从试题内容上看,必修部分和区域地理分值占100分,选修部分分值占20分。必修部分和区域地理中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所占分值如下:2008年2009年2010年自然地理36分33分41分人文地理60分63分58分可见,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分值前两年相差较大,2010年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分值相差不大。此外,选修部分的试题也多侧重于人文地理考查。三年的地理试题都在注重考查人与环境的关系,可持续发展思想贯穿始终,体现了新课程理念。近三年江苏高考地理试题所考查的知识点及分值分布如下表:年份题号呈现形式知识点分值(分)2010年1—2冰岛火山喷发图全球性气压带和风带分布规律、自然环境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43-4四地中午太阳高度图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45-6智利、海地地震震中图地质灾害27-8世界1月气温示意图和某地气温与降水柱状图气候类型判读和成因分析49—10等高线地形图地表形态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211—12锋面位置图中国气候及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413—14我国某城市用地变化图城市空间结构及其变化特点415—16人口增长示意图人口增长模式及人口与城市417—18某地循环经济模示图中国农业419—20某山地垂直带谱图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621—22文字描述中国南方和北方气象灾害623—24地球热量平衡示意图全球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625—26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关系图产业转移627青藏高原降水和剖面图、文字描述农业区位、生态环境及保护1428地理统计图能源生产与消费、能源安全、工业区位1429数据统计表流域内自然环境特征及自然环境各要素间相互关系、水资源利用、环境问题、122009年1—2照片自然带25-6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47—8文字描述、景观图青藏地区29—11模式图水资源利用状况612—13地理统计图人口增长及问题414—16欧洲西部区域图农业区位621—22区域示意图我国西北地区623—24文字材料和示意图产业转移625—26中国行政区划图行政区划627文字材料和示意图等高线、等压线1528文字材料和示意图能源生产与消费、能源安全、工业区位城市服务功能1429统计表产业转移111景观图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22文字描述全球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23—4地理统计图中国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45—6文字描述及示意图地球所处宇宙环境47—9等高线地形图地理信息技术、距离计算610—12文字材料和示意图气压带与风带、气候特点62008年13文字材料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214—16数据统计分析图流域水文特征及环境问题617—-18文字材料和示意人口与城市419—20文字材料和示意图天气系统:气压、锋面雨623—24文字描述及区域图人口迁移627数据统计分析图源生产与消费1328南亚、东南亚区域图、数据统计分析图气候特点及成因、农业区位13(二)试题特征1.命题严格依据国家《考试大纲》和江苏省《考试说明》,稳中有新。三年来,地理试题紧扣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不偏不怪,不回避重点,着意考查地理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巧妙地整合不同版本的教材,很好地落实了江苏省各年考试说明的要求和素质教育体现能力的要求。江苏省新课程背景下的地理高考,是面对不同版本高中地理教材的高考。从三年的高考地理试题来看,均采用了不拘泥于任一版本教科书的具体表述,积极寻找和创设新的考试平台,在命题素材选取上,重视“新材料、新情景”的创设与运用;命题全部选取了各个版本的教科书之外的、与中学地理教学有关的材料(包括图文、表格等不同的形式),创设了“新”的问题情景,但是考查的落脚点又没有脱离地理学科的主干知识。可以说是意料之外的情景材料,情理之中的主干知识。这样充分体现了对全体考生(无论苏南、苏中、苏北)的公平和公正。试题情境新颖,但又不偏不怪,既能较好地控制难度,又具有较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