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工业园区的产业集群现象研究建设现代工业园区,发挥产业集聚作用,是一个需要引起足够重视的问题。我国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产业发展形态是什么?现代工业园区是我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产物,也是我国建设新型工业化的主要产业发展形态。一、我国现代工业园的产业集群我国在经济特区和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区的带动下,各地先后创建了一大批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民营工业园区,以及许多专业性的工业园如汽车工业园区、医药工业园、电子工业园、陶瓷工业园、服装工业园区等等。工业园区的发展为合理调整经济布局、改善投资环境、发展外向型经济、提升产业能级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发挥了辐射、示范和带动作用,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园区经济"实质上是在划定的区域内,精心营造一个优良的环境,招商引资发展经济,集中地显示出产业集群现象。所谓产业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的地域中,集中了大量的具有产业关联的企业,以及相关服务、管理和科研等支撑机构,在此特定空间范围内共享包括专业人才、市场、技术和信息等诸多产业要素,从而使产业和企业间产生效应,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力,因此获得经济和外部经济的双重效益的现象。研究表明,"集群"(cluster)一词最初见于波特著作《国家竞争优势》英文版。这一词汇在翻译时有分歧,有的译作"集群",有的译作"簇群",产业集群的定义也有不同的解释。笔者认为,产业集群也可称作产业簇群。"簇群"一词来源于生物学,指在一定自然环境中的不同生物,通过有机联系所产生现象,此种共生现象是通过生物链的关系形成的,含有层级结构。产业"簇群"一词突出了有机联系和共生的含义,与此种生物现象非常相似。但最初的译者可能不熟悉生物学,已翻译成"集群",而且流传很广,当然,"集群"也包括有机联系的含义,不能简单理解为集中或扎堆。"集群"或"簇群"都强调动态性,因此都可以使用,本文使用"产业集群"这一概念。在我国按照不同的标准划分,出现了综合产业区、高新技术产业区、专业开发区、块状经济等不同种类的工业园区。无论采用何种定义来划分园区类型,都可以将产业集群分成政府组织型产业集群和自主组织型产业集群两种类型。属于政府组织型的产业集群,主要包括国家和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国家级及地方政府组织的it软件园、出口加工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等,这种类型的产业园体现了强烈的政府意图,由政府及相关管理部门规划和管理,在资金、政策、人员等具有较大的优势。属于自主组织型的产业集群,主要是依据区位特定优势、产业关联、文化传统及资源配置市场等因素,自然形成的产业集群或企业集群。从国际范围看,产业集群已经成为工业化进程中的普通现象,工业发达国家几乎所有竞争力强的产业通常都常都有竞争力强的产业通常都采取集群的方式。在美国某类产品通常与某个城市的名字联系在一起,如底特律的汽车,西雅图的飞机。上个世纪60年代,美国西海岸旧金山的硅谷地区,依托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及旧金山科研机构雄厚的知识资本和源源不断的创新投资,以超常速度发展it产业、基因工程等高科技产业,成为举世瞩目的高科技产业基地。硅谷实质上是一种"园区经济"。美国哈佛大学以研究竞争战略而著名的迈克尔.波特教授,通过对十个工业化国家的考察后提出:一个国家的产业竞争力,集中表现在这个国家内以集聚形态出现的产业上;成功的产业集聚区需要十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发展出坚实稳固的竞争优势。波特认为:"产业簇群以三种主要形式影响竞争:首先,它增加内部企业或产业的竞争力;其次,它增加创新的能力,并因此导致生产力的上升;第三,它刺激新企业的成型,进而反援创新并扩大整个产业簇群。"二、我国自组织产业集群现象的实证考察研究我国产业集群现象,考察集聚机制的产生,首先要对大量存在的自组织性产业集群进行实证性研究。这里,我们着重分析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集群现象所具有的显著特点。一是产业集聚区内生产和销售的规模很大,在同类产品中占有较大份额。浙江有52个"块状经济"的工业园区其产品在国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