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英语习语对文化交流的影响摘要:随着全球一体化步伐的加快,再加上通讯业、交通业等广泛发展,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越来越频繁,英语习语的应用非常重要。由于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因此翻译并不是两种语言之间的单纯性传递信息,也不仅仅为文化交流。实际上,传播文化比表达语言信息更重要。所谓习语,主要指语言中具有固定的形式与意义的词组、句子等,因此若想准确翻译习语,必须对语言的文化背景具有深入了解,在翻译过程中也要注意保留文化特征和意象。本文结合当前英语习语的应用状况,以生活应用实际为出发点,对英语习语对文化交流的影响、英语习语的翻译方法与技巧等内容进行分析与阐述。关键词:英语习语;文化交流;翻译;影响语言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传播文化的载体,在人们研究语言过程中,文化交流的影响与作用不容忽视。而习语作为语言中提炼的精华,如果忽略习语的重要性,语言就会失去活力;习语运用得当,将更好地表达语言。因此,如何学好、翻译好英语习语,准确表达独特的文化内涵,已成为习语应用的重点与难点。一、英语习语在文化交流中的影响作用(一)生活环境以英国所处的地理环境来看,人们居住在四面被海包围的岛屿中,航海业非常发达,因此大多习语和航海有关,例如,tobeallatsea(原指船舶行驶在海中,不知方向,语意为“不知所措”)[1];tokeeponesheadabovewater(奋力图存);togowiththestream(随波逐流);abigfish(大亨)、torestononesoars(暂时歇一歇)等。(二)历史典故中国古语中强调“以史为鉴”。同样,在英语中也将历史事件中总结的经验与习语融为一体。例如,romanwasnotbuiltinaday(冰冻三尺并非一日之寒);meetoneswaterloo(一败涂地)[2]。(三)宗教信仰英国人的民族宗教观念非常强烈,常常通过各种渠道崇拜上帝,因此很多习语和上帝相关,例如:godblessyou(上帝保佑你);godhelpsthosewhohelpthemselves(上帝助自助者)。还有一些习语和《圣经》有关,来自《圣经》的典故,例如:forbiddenfruit(禁果)。(四)文学作品一般情况下,文学作品中蕴含着深刻的民族感情,因此文学作品也可视为英语习语的主要来源。从英国著名作家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中,就可看出谚语在文学作品中的丰富性,例如:alltheworldsastage(整个世界就是一个舞台)。在文学作品中,某一部分情节可能会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并广为传颂,最终形成习语。在莎士比亚的作品《威尼斯商人》中,onespoundofflesh,在文中指“某个人的一磅肉”[3],成为习语后,则指一分都不能少的债务或合法不合情的要求等。(五)神话寓言寓言主要来自民间的口头创作,多采取借古喻今、以小见大的表现形式,将深刻的道理寄托在浅显的故事中,并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学创作体裁。英语中很多习语就来自寓言神话故事,并一直流传至今。例如:killthegoosetogettheeggs源自希腊寓言,讲述一个农村人发财之心迫切,杀了一只能下金蛋的鹅,以为能从中获得金块,结果什么也没有,也失去了能下金蛋的鹅[4]。作为习语,现主要比喻急于获得眼前利益,而缺乏长远打算,在汉语中,“杀鸡取卵”就可与之对应。二、英语习语的翻译方法准确的翻译应建立在一定原则与技巧基础上。翻译就是将一种语言转化为另一种语言,其中富含文化信息。因此,翻译和文化密不可分。在翻译过程中,直译还是意译是一直以来争论不休的话题[5]。文化中的差异性,是翻译的重点与难点,因此在翻译过程中,需充分考虑具体问题,不能一味直译,也不能脱离原文本义而意译。习语具备鲜明的民族特色,因此英语习语必须充满“外国味”,同时也符合本国文字文化的需求,体现特定内涵。以下将对几种常用的习语翻译方法进行具体分析:(一)直译直译法主要指在遵循译文语言规范的基础上,不产生错误的联想、保持应有的英语习语表达、形象、比喻等,表现出丰富的地方色彩。通过直译法,可以很好地再现原文,同时保留习语自身文化内涵,使译文与原文更加贴近。例如:toweroflvory(象牙塔);bloodisthickerthanwater(血浓于水);astimidasarabbit(胆小如鼠)[6]。(二)意译所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