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小企业员工人本管理激励机制的完善摘要:知识经济时代,人们充分认识到企业生产发展取决于企业拥有的人力资本,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成为企业竞争的焦点,人才成为企业发展最为重要的因素,而企业能否成功地留住人才,充分发挥人才应有的作用,是企业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突飞猛进的阶段,而中小企业在我国已占企业总数的90%多。但是我国中小企业的历史大都不是很长,多是固守传统的经营方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与自身的发展极不相称,特别是由于激励制度不健全带来了人才流失、劳动积极性不高、员工忠诚度下降等种种问题,严重影响了中小企业的长远发展。本文通过对当前中小企业激励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完善人本管理激励机制的若干对策。关键词:中小企业激励机制人本管理一、有关的激励理论激励是一个使需要获得满足的过程,根据现代组织行为学理论,激励的本质是员工去做某件事的意愿,这种意愿是以满足个人的需要为条件。因此激励的核心在于对员工内在需求的把握与满足,而需求意味着对特定的个体具有吸引力的一种生理或者心理上的缺乏。激励机制就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使用的各种激励措施的总和。建立激励机制的目的就是要弄清员工在怎样的条件下,会更加愿意按时来工作,会更愿意留在所分配的工作岗位上,会工作的更加有效率。国外的激励理论主要有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也称为激励保健理论;麦格雷格提出的两种相反的理论,“X理论”和“Y理论”;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弗鲁姆的期望理论和亚当斯的公平理论等。国内的激励理论的探讨:周其仁提出,第一,人力资本天然属于个人;第二,人力资本的产权权利一旦受损,其资产可以立刻贬值或荡然无存;第三,人力资本总是自发的寻求实现在我的市场,这是理解激励理论的重要前提。二、中小企业员工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中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点和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中小企业员工激励机制的落后、不健全,正严重影响着中小企业积极作用的发挥。目前我国中小企业中员工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家族化管理现象严重,表现为任人惟忠,惟亲不惟贤,导致管理上权责不分、权责不明,导致员工的反感,严重挫伤了员工参与企业管理、实现自我价值的欲望,加大企业员工的离心力,降低了企业凝聚力。2.激励机制认识上存在误区,许多中小企业仍然奉行“胡萝卜加大棒”的手段,经营者仍然把员工当作“经济人来看待,缺乏与员工的情感交流”,单纯依靠物质利益的满足对员工进行激励,甚至“金钱至上”,忽视对员工的精神激励。3.激励方式存在问题,表现为“大锅饭”式激励,分配没有与业绩相挂钩,工资等级制仍然流行;奖励措施单一,奖少罚多,以罚代管现象突出,企业给予的奖励大多集中于奖金和提高工资方面,而对于培训、晋升、参与管理、精神方面的激励措施非常有限;领导缺乏感情投资,没有构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和谐企业环境。4.对“以人为本”领悟不透,陷入“以能为本”的误区里,能本管理建立与能力要素相同的“能级”造成盲目追求人才高消费,另外在众多能力要素不同的情况下,“能级”不具有比较性,很难保证测验的公平、公正、可靠与有效,在实践操作中容易引起歧视与偏见,以及员工中的相互抵毁,嫉妒及技术封锁,最终阻碍了能力的发挥。5.过程缺乏沟通,不少中小企业往往重视命令的传达,而不注重反馈的过程。所有的员工都希望能得到公司的赏识,但结果却往往令他们失望,很多员工总是抱怨,领导只有在自己出错的时候才会注意他们的存在。缺乏必要的沟通,员工处于封闭的环境中,积极性不高。6.缺乏企业文化。很多中小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都缺乏企业文化建设,而且对员工极少进行价值观、企业文化及公司管理理念方面的教育。由于员工和企业缺乏共同的价值观,往往造成个人的价值观和企业的理念错位,这也是中小企业难以吸引和留住人才的一个重要原因。三、完善中小企业员工人本管理激励机制的措施企业领导人若想让激励方式达到最大效果,需掌握即时、明确与量身订做等要领,并赋予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