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新准则应付债券核算方法解读 -VIP免费

新准则应付债券核算方法解读 -_第1页
1/21
新准则应付债券核算方法解读 -_第2页
2/21
新准则应付债券核算方法解读 -_第3页
3/21
2010-9-2311:24冷琳【大中小】【打印】【我要纠错】一、债券发行费用的核算问题企业发行债券时会产生一些相关费用,如委托银行等中介机构代销债券的佣金、债券的印刷费、审计费等。事实上债券的发行费用是不可避免并且金额不菲的。因此债券发行费用的核算存在认识盲区,有的教材认为债券的发行费用应视其筹集资金的用途,于发生当期予以资本化或费用化,计入“在建工程”或“财务费用”等科目。但笔者认为这笔发行费用不能在发生当期一次性确认,而应与溢折价一起在债券存续期间作为对利息费用的一种调整,按实际利率法分期摊销。原因有二:一是发行费用一般金额较大,在发生当期一次性确认计入当期损益或者相关资产成本,会对发行当期的财务状况或经营成果造成较大影响;二是一次性确认不符合权责发生制的会计核算要求,既然溢价和折价需要在债券存续期间分期摊销,发行费用也应照此执行。下面通过一个例题进行说明:[例1]甲企业2002年12月31日发行5年期公司债券面值1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的不足,票面年利率为10%,债券每年年末付息一次,到期归还本金。若甲公司发行债券时市场利率为8%,则该公司债券按溢价发行。通过计算确定债券的发行价格为107987000元。该公司债券委托银行发行,银行按面值的2%计算手续费,从发行款中扣除暂不考虑其他费用)。则公司发行债券收到发行款时,其会计分录如下:借:银行存款105987000贷:应付债券——面值100000000——利息调整5987000(这里的利息调整金额是溢价7987000元扣除发行费用2000000元后的余额)接下来,我们通过插值法求得此债券的实际利率,该实际利率是将应付债券在债券存续期间的未来现金流量折现为该债券当期账面价值105987000元所使用的利率,其实就是贴现率。8%107987000i1059870009%103887000用插值法的公式可以求得此债券的实际利率为8.49%,则当贴现率为8.49%时,该债券存续期间的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之和为105987000元。按照实际利率法,根据每期期初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每期的实际利息,实际利息与票面利息的差额作为每期利息调整的摊销。值得一提的是为保证“利息调整”在债券存续期内摊销完毕,最后一期的“利息调整”摊销额要用倒挤法计算。因此五年中每年的“利息调整”摊销额分别为:1001704元、1086748元、1179013元、1279111元、1440424元。据此每年年末可编制相应会计分录,以第一年年末为例:借:财务费用8998296应付债券——利息调整1001704贷:银行存款10000000第二年到第五年的计(付)息分录以此类推,借贷方科目不变,只需将其中“财务费用”、“应付债券——利息调整”每期的发生额改变即可。二、债券发行中利息收入核算问题因为债券发行有一段期限,在发行期限内债券发行款所取得的存款利息收入应如何处置,目前均无定论。笔者认为这应比照股票发行的相关规定,如果溢价发行债券,债券发行的存款利息收入应计入“利息调整”,在债券存续期内采用实际利率法分期摊销,此时“应付债券——利息调整”二级账户贷方核算发行债券时溢价收入与存款利息收入之和与债券发行费用的差额,借方反映该差额的分期摊销。如果是折价发行债券,则“应付债券——利息调整”二级账户借方核算发行债券时折价损失与债券发行费用之和与存款利息收入的差额,贷方反映该差额的分期摊销。而如果是平价发行债券,则要视债券发行费用与存款利息收入的差额决定“应付债券——利息调整”二级账户的借方或贷方发生额,对应的贷方或借方反映差额的摊销。具体的摊销方法可参照上例,此处不再赘述。下面举例说明债券发行时如果考虑溢价折、发行费用与存款利息收入兼有时的账务处理:[例2]2006年12月31日,甲公司经批准发行3年期一次还本、分期付息的公司债券10000000元,债券利息在每年12月31日支付,票面利率为年利率6%。假定债券发行时的市场利率为5%,债券发行价格为10432700元,发行费用为200000元,债券发行期间的利息收入为30000元。根据前述阐述,可编制2006年12月31日的分录:借:银行存款10262700贷:应付债券——面值10000000——利息调整262700此处“利息调整”的发生额=债券溢价收入+债券发行期间利息收A-债券发行费用=(1...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新准则应付债券核算方法解读 -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