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坝填筑施工工艺1工程概述响水水库大坝为钢筋砼面板堆石坝,最大坝高85.45m,坝顶长度320m,坝顶宽6.05m,上游边坡为1:1.4,下游边坡为1:1.4。大坝由特殊垫层料、垫层料(2A)、过渡料(3A)、主堆石(3B)、次堆石(3C)及主堆石排水区(3E)和下游坡面干砌块石以及上游粘土铺盖和保护石碴组成,填筑总量为101.28万m3。最大横断面底宽约262m。2施工组织设计原则施工组织设计应按照招标文件要求,在预定工期内完成大坝填筑形象面貌,为大坝挡水、防洪度汛、下闸蓄水创造条件,同时为一、二期面板砼浇筑留足3个月的沉降期。大坝填筑第Ⅲ期必须在2004年10月5日前达到EL.1430m,并作好上游坡面保护,为一期面板浇筑留出3个月的沉降期;第V期填筑必须在2004年12月31前填完,为第二期面板留出3个月的沉降期。其余各期都应按计划工期按时完成。大坝填筑从2004年5月16日开始第Ⅰ期填筑,应充分利用坝基长262m的有利条件,在抢趾板区开挖浇筑的同时,坝轴线及其以下坝基应尽量提前挖完,为填筑提供工作面。确保10月5日前填至EL.1430m。至2004年12月31日大坝全断面上升至EL.1160m,EL.1160m以上0.72万m3在2005年7月25日前填完。大坝平均月强度11万m3/月左右。坝体填筑的道路布置是确保上坝强度的重要因素,施工中拟从右岸EL.1400公路、EL.1430公路、右岸上坝公路及右岸下游EL.1452支线公路上坝。各条上坝道路均应在相应高程大坝填筑开始以前完成。同时考虑到EL1400~EL1430填筑量较大,该部位填筑时,可绕道到大坝下游从下游EL.1400公路上坝。大坝填筑质量是大坝安全运行的关键和核心,应抓住以下各个施工环节,才能确保填筑质量达到设计要求。⑴、石料开采应符合设计包络线要求,才会有良好的级配,碾压后的干密度才会有保障;⑵、含泥量超标、或夹杂有害物的石料严禁上坝;⑶、超径石应在采石场放解炮处理,不准上坝;⑷、铺料层厚决不允许超过设计规定及规范要求,层厚是直接影响碾压质量的最关键环节。⑸、振动碾的吨位、激振力应达到或超过设计要求,行进速度必须控制在2.0km/h以内,碾压方向应顺坝轴线,岸坡可沿坡脚碾压,碾压遍数应以压痕为准,不得少于设计要求遍数。⑹、填筑过程中要层层放线以确保料物的设计厚度,特别是垫层料和过渡料。⑺、粗细料交错填筑时,只允许细料侵占粗料部位,不允许粗料侵占细料。由粗粒料到细粒料的界面上,因卸料造成的大粒径堆集,应用反铲清理。⑻、垫层料在设计线范围内应在上游加宽铺填至少30cm以上,才能保证设计范围内的密实度。⑼、分块、分条带填筑时,先后块间高差不宜过大,不应超过30m,且先填块应按每上升5m左右预留台阶,台阶宽度不小于3m。⑽、先后块间的界面要加强处理,先填块台阶间边坡上松散石料2~3m厚应扒至后填块分散。逐层碾压时,界面处要增加碾压遍数3~4遍。⑾、边角部位应用振动板或手扶碾加强压实。⑿、斜坡碾压前,坡面应喷水湿润。⒀、石料上坝前在坝外加水充分湿润,上坝平料后还需补充加水到设计要求。⒁、作好坝体排水及截水,在暴雨季节坝体内蓄水较多,上游2A呈封闭状,流向上游的大量积水要寻找出路,由于2A料的阻隔,将形成内水压力,靠流向下游渗径又过长,因此很容易击穿上游2A料,将细料带走,造成架空,失去垫层阻水作用。故在上游坡面的坡脚应设排水井及排水管排除坝内积水。在暴雨季节,靠上游2A、3A表面集雨面积大,容易形成大股流水沿上游坡面下泻,将坡面冲成深沟,因此,应在填筑平台上游侧作挡水坎防护。大坝填筑过程中,在监理指导下,认真作好上述各施工环节,大坝的填筑质量就会有保障,使其沉降变形小,面板不易开裂,防渗系统就有保障。3.大坝填筑碾压试验⑴碾压试验的准备工作1.1.试验场地准备:试验场拟选在2#石料场下游侧,面积60×45m=2700m2。在已选定的试验场先进行测量放线,然后用推土机进行场地平整,再用18t自行式振动碾碾压6遍以上,经监理验收签证。1.2.试验材料准备:只进行2A、3A、3B料试验,3C料在坝体填筑时进行现场试验,其它石料不作试验。备料如下:垫层料(2A)2500m3、过渡料(3A)300010000。、主堆石料(3B)斜坡碾压试验及喷乳化沥青保护试验在坝体填筑时进行。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