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营商环境题库群众问答1.优化营商环境应当坚持什么原则?2.市场主体应当遵守哪些规则、履行哪些义务?3.公用企事业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有关部门责令改正,依法追究法律责任?4.如何解决国家机关、事业单位拖欠市场主体账款问题?5.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办理政务服务事项时,应当如何操作处理?6.如何强化信用监管?7.行业协会商会、中介服务机构有哪些违法情形的,由有关部门责令改正,依法追究法律责任?8.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如何做好优化营商环境的相关工作?9.如何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10.如何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11.制定社区矫正法的目的是什么?12.各部门关于社区矫正工作的相关职责有哪些?13.社区矫正对象在社区矫正期间应当遵守哪些义务和规定?—1—14.社区矫正对象存在哪些情形的,经县级司法行政部门负责人批准,可以使用电子定位装置,加强监督管理?15.发现社区矫正对象失去联系的,应当采取哪些措施?16.社区矫正机构如何对社区矫正对象进行教育帮扶?17.对未完成义务教育的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社区矫正机构应当采取哪些有效措施?18.社区矫正机构工作人员和其他国家工作人员存在哪些行为的应当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19.对矫正期满或者被赦免的社区矫正对象,社区矫正机构应当如何进行解除?20.社区矫正机构如何对社区矫正对象实施考核奖惩?参考答案:1.答:优化营商环境应当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原则,以市场主体需求为导向,以深刻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创新体制机制、强化协同联动、完善法治保障,对标国际先进水平,为各类市场主体投资兴业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良好环境。2.答:市场主体应当遵守法律法规,恪守社会公德和商业道德,诚实守信、公平竞争,履行安全、质量、劳动者权益保护、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方面的法定义务,在国际经贸活动中遵循国际通行规则。—2—3.答:(一)不向社会公开服务标准、资费标准、办理时限等信息;(二)强迫市场主体接受不合理的服务条件;(三)向市场主体收取不合理费用。4.答: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不得违约拖欠市场主体的货物、工程、服务等账款,大型企业不得利用优势地位拖欠中小企业账款。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加大对国家机关、事业单位拖欠市场主体账款的清理力度,并通过加强预算管理、严格责任追究等措施,建立防范和治理国家机关、事业单位拖欠市场主体账款的长效机制。5.答: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办理政务服务事项,应当根据实际情况,推行当场办结、一次办结、限时办结等制度,实现集中办理、就近办理、网上办理、异地可办。需要市场主体补正有关材料、手续的,应当一次性告知需要补正的内容;需要进行现场踏勘、现场核查、技术审查、听证论证的,应当及时安排、限时办结。6.答: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国家关于加快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的要求,创新和完善信用监管,强化信用监管的支撑保障,加强信用监管的组织实施,不断提升信用监管效能。7.答:(一)违法开展收费、评比、认证等行为;(二)违法干预市场主体加入或者退出行业协会商会等社会组织;(三)没有法律、法规依据,强制或者变相强制市场主体参加评比、达标、表彰、培训、考核、考试以及类似活动,或者借前述活动向市场主体收费或者变相收费;(四)不向社会公开办理法定行政审批中介服务的条件、流程、时限、收费标准;(五)违法强制或者变相强制市场主体接受中介服务。—3—8.答: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组织领导,完善优化营商环境的政策措施,建立健全统筹推进、督促落实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相关机制,及时协调、解决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按照职责分工,做好优化营商环境的相关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可以明确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主管部门。9.答: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加大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力度,有效预防和制止市场经济活动中的垄断行为、不正当竞争行为以及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的行为,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10.答: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按照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