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文化遗产的申报调研报告前言:2013年7月14日至20日,贵州师范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志愿者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青年突击队赴XX省XX县区XX县区双井镇进行为期一周的社会实践及调研活动。本调研,数计学院青年突击队队员以“XX县区自然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为主题,展开各项调研工作。正文:一、调研背景2013年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总体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经济建设和完善各项教育事业,传承党的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思想及其弘扬中国共青团第十七次代表大学的精神,以国发2号文件作为动力,加强贵州经济建设,以唱响“中国梦·贵州梦”为主要的行动指南,以引导和帮助青年学生在各项实践中“丰富知识内涵、提升自我才干、为社会作贡献”的原则,我校以组建青年志愿者突击队的形式,广泛动员学生开展各形各类的社会实践服务活动,努力扩大实践活动服务的覆盖面,并采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和措施,提高活动的效率,实现既促成学生成长,有服务社会多向基层事业得到充分发展的双面利益。前期准备工作中,我们通过网络、媒体、形刊及当地人了解到XX县区XX县区是个富含悠久历史及尤其富有特色的自然文化遗产基地,有大自然的鬼斧神刀而创造的云台山和杉木河正是施秉自然文化遗产最美最亮的一笔真实写照。施秉白云岩喀斯特地貌位于XX省黔东南州XX县区境内,堪称“世界最美的白云岩喀斯特”。经科学的规划,景区核心区域有102平方公里,缓冲区域有180平方公里,包括云台山,杉木河景区及水源涵养区。景区内仍拥有古老、完整、全球罕见的白云岩喀斯特地貌,因其具有超乎寻常的美学、生态和科研价值,世界自然文化遗产联盟专家廉姆斯、桑塞尔考察白云岩时认为,施秉白云岩喀斯特具有“全球唯一性”和“不可比拟的自然美”。因此,凭借XX县区白云岩喀斯特的云台上,神奇陶醉于人的杉木河具有的全球唯一性、不可比拟的,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暑假“三下乡”青年突击队以此为契机,主要以问卷调查、倡议宣传为主要调研活动形式,展开“XX县区云台上、杉木河世界自然文化遗产保护与继第1页共6页承”为主题的调研活动。二、调研目的1、通过调研,了解XX县区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发展现状及成就,宣传XX县区以“云台山和杉木河”以主要代表自然景观的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加大对此自然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2、通过收集关于“云台山和杉木河”相关资料,及其对XX县区部分居民随机调查问卷,挖掘XX县区自然景观“云台山和杉木河”关于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和发展为著名景点存在的问题,并以积极探索解决对策。3、以实现“中国梦,贵州梦”为目标,结合国发2号文件的主旨,加强贵州经济文化建设,深入探究保护和传承XX县区自然文化遗产的方法,为其白云岩喀斯特申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进言献策。三、调研主题XX县区XX县区自然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及其申报四、调研时间2013年7月15日五、调研地点及调研内容调研地点:XX县区XX县区双井镇调研内容:2013年7月15日,我数计学院青年志愿者将近二十来人在双井镇集市通过海报宣传,发放问卷,与当地民众展开了关于XX县区“自然文化遗产”话题交流讨论,并当场完成调查问卷发放与收回工作;2013年7月15日,我数计学院青年志愿者部分成员在双井镇妇幼儿保健院门口,宣读XX县区白云岩喀斯特自然景观申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的倡议书,对XX县区“云台山、杉木河”两个自然奇特景观大力宣传,号召当地民众携手共同传承和保护。六、调研人员带队老师崔世杰、陈凌燕,队员吴邦锦、唐春娇、胡静娴、张思红、杨秀云、冯瑶、徐洪强、潘维烨、陈亚美、徐龙江、谢成龙、姚云、陈黔、王琴、焦婷婷。七、调研方法1、问卷调研法2、倡议宣传法3、访谈询问法八、调研结果分析调研问卷及调研对象的基本情况1、调研问卷汇总情况总问卷发放101份,回收101份,有效问卷91份此问卷主要分为:(1)对世界自然文化遗产的认识(2)对世界自然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方面的了解(3)对XX县区自然文化遗产——云台山、杉木河的了解(4)对XX县区自然文化遗第2页共6页产发展前景的看法(5)对XX县区白云岩喀斯景观申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面临问题与解决措施的思考和探究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