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调研报告——XX县区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的调研报告高中阶段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高级阶段,既是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衔接点,又是整个教育体系中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担负着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和为高等教育输送优秀合格新生的双重任务,是衡量一个地方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但是,由于面临综合素质强的优生大量外流、中考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要求读书以及严峻的升学和就业压力等形势,仅仅遵循原有的办学模式已无法取得持续的发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把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作为扩大优质资源、满足不同潜质学生发展需要的重要途径,要求改变普通高中“千校一面”状况,鼓励普通高中办出特色。为了贯彻国家和我省教育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的要求,促进我县高中教育多样化发展,寻求发展的突破口,进一步谋划和理清发展思路,我们对永和新一中进行了细致的调研,形成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XX县区在2011年投入使用XX县区药家湾中学(永和新一中),将原有的XX县区第一普通高中与XX县区职业高中相合并,形成了适应新时代高中教育发展的综合高中。这对永和的高中教育来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契机;同时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二、综合高中发展的现状推进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贯通,是我国教育发展的大方向,也1是今后各省市教育部门针对高中阶段教育进行改革的重点。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和不断深入,职业高中与普通高中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界限越来越狭小,相互沟通是完全可行的,并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发展。这就需要建立新的科学、合理的办学机制,使职业高中与普通高中密切配合、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全面育人,从整体上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为青少年广开成材之路。第1页共19页综合高中是高中阶段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互相渗透融合的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它与传统的普通高中是有区别的。(一)在培养目标上,培养具有普通高中文化基础知识和中等职业教育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具有继续学习能力和一定就业能力的高素质毕业生;(二)在课程目标上,要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要求;(三)在课程结构上,要求整体设置综合高中有关课程,合理设置普通高中文化课程和专业技术课程,使普通高中文化基础知识教育和职业教育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教育一体化。由于这些目标的不同,其办学模式相对普通高中来说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综合高中的办学模式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种:(一)普通高级中学举办的综合高中,应在普通高中文化基础知识教育的基础上,设置职业技术教育课程,加强职业技术理论和专业技能的教育;(二)中等职业学校举办综合高中,应在坚持其专业特色和保证技能训练的前提下,着力加强普通高中文化基础知识的教育;(三)普通高级中学和中等职业学校联合举办综合高中,要在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基础上,共同完成普通高中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的教育;综合高中的办学模式,必须符合教育规律,具有科学性、可行性和时效性,既要强化基础教育,又要注重职业教育,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专长,以实现其自主发展的目标。根据我县教育的现状及各方面客观因素,永和新一中采取的是第三种模式:将普高、职高相融合,普、职教师互相兼课,资源共享。三、综合高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思考(一)综合高中对学校的办学条件和综合实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综合高中的培养目标是让学生掌握高中文化基础知识和一定的专业基本技能,它既要对学生加强高中阶段文化基础知识教育,又要加强职业教育的基本技能培养,因此要求学校不第2页共19页仅要有较强的文化课和专业课师资力量,有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教学管理经验,还要有一定的实验、实习设备做保障。因此,综合高中办学对学校自身办学条件要求较高,否则难以实现其培养目标。(二)综合高中课程设置是关键综合高中的目的主要是为延迟学生选择时间,使办学模式多元化,让学生能更加充分认识自己,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强调课程的综合化。这种课程的综合化对学校办学水平要求非常高,但是,对于现阶段的学校来说,实际上仍以学科教学作为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