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词两首情景默写课件•《青玉案·元夕》情景默写•《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CONTENCT录•《青玉案·元夕》与《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的比较默写•辛弃疾其他著名诗词作品介绍01辛弃疾简介辛弃疾生平晚年时期,他仍心系国家,创作了大量诗词抒发胸臆。辛弃疾因在政治上坚持抗金复国主张,屡遭排挤和打击。成年后,他投身军旅,抗击金兵入侵,表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辛弃疾生于南宋时期,自幼聪慧好学,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辛弃疾的文学成就01020304辛弃疾是南宋豪放派词人的代表,与苏轼并称“苏辛”。辛弃疾是南宋豪放派词人的代表,与苏轼并称“苏辛”。辛弃疾是南宋豪放派词人的代表,与苏轼并称“苏辛”。辛弃疾是南宋豪放派词人的代表,与苏轼并称“苏辛”。辛弃疾的诗词风格辛弃疾的诗词风格以豪放、雄浑、奔放为主要特他善于运用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将情感融点。入自然景物之中。辛弃疾的词作语言质朴自然,不拘一格,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艺术魅力。他的诗词风格深受后世文学家和读者的喜爱和推崇,对后世诗词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02《青玉案·元夕》情景默写情景默写要求02准确默写《青玉案·元夕》整首词。理解词中意象和意境,把握词的情感和主题。掌握词的韵律和节奏,注意平仄和韵脚。0103情景默写示例默写《青玉案·元夕》全文,注意字迹清晰、工整。描绘词中情景,如“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等。分析词中意象,如“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等。情景默写解析对词的主题和情感进行深入解析,如表达了作者对元宵佳节的喜悦之情等。对词中用到的修辞手法进行解析,如比喻、拟人等。对词的韵律和节奏进行解析,如平仄和韵脚的运用等。03《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情景默写情景默写要求理解词意在默写前,需要充分理解词意,包括每个字、词、句的含义和上下文联系。把握意境把握词的意境和情感,理解词人辛弃疾所表达的壮志豪情和悲愤之情。默写技巧注意默写时的笔顺、笔画、结构等技巧,保证默写的准确性和规范性。情景默写示例示例1默写整首词,注意每个字、词的准确性和规范性,包括标点符号的使用。示例2默写词中的名句,如“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等,注意把握句子的节奏和韵律。情景默写解析解析1对词中的难点字、词进行解析,如“麾下炙”、“马革裹尸”等,解释其含义和用法。解析2对整首词进行解析,包括词意、意境、情感等方面,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词的内容和形式。04《青玉案·元夕》与《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的比较默写两首词的相同点比较100%80%80%情感主题语言特点两首词都表达了辛弃疾对国家命运和人民疾苦的深切关怀。两首词都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语言优美、精炼。两首词都充满了豪情壮志,表达了辛弃疾的英雄气概。两首词的不同点比较风格01《青玉案·元夕》更婉约,情感细腻;《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更豪放,气势磅礴。内容02《青玉案·元夕》描写了元宵节的热闹景象和作者的孤寂心情;《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则通过描绘军旅生活和战斗场面的壮美,表达了作者的壮志豪情。创作背景03《青玉案·元夕》写于作者被贬官之后,反映了他的苦闷心情;《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则写于作者被召回朝廷之后,表现了他的报国之志。两首词的意境与情感比较意境《青玉案·元夕》描绘了一个繁华热闹的元宵夜景,而《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则展现了一个雄浑壮美的军旅世界。情感《青玉案·元夕》表达了作者在热闹中的孤寂、苦闷和忧愁,而《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则抒发了作者的豪情壮志和报国情怀。两首词都展现了辛弃疾深厚的爱国情感和崇高的精神境界,但具体表现方式和意境情感略有不同。05辛弃疾其他著名诗词作品介绍《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01总结词:这首词通过描绘建康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壮志未酬的感慨。02详细描述03上片描写了建康的壮丽景色,如“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展现了辽阔无垠的景象。04下片则表达了作者的忧国忧民之情,“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