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宝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作品,学习掌握文言字词,熟读文章。2、理解课文内容,创造性的复述故事。3、树立以智慧战胜一切困难的思想。了解作者、作品干宝(?-336),东晋的史学家、文学家、志怪小说的创始人。字令升,新蔡(今属河南)人。作者简介你知道我国的第一部神话小说集是什么吗?这部书就是东晋时的《搜神记》。《搜神记》是集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之大成的著作,它搜集了古代的神异故事共四百一十多篇,开创了我国古代神话小说的先河。关于《搜神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结合注释读课文读准字音,注意节奏。一、初读课文,读准字音(xí)(dàn)(zhāojì)(bì)(niè)(xiàng)(tíyíng)(zé)(yì)(cí)(dúlóu)(zhà)(mǐn)(zhuó)(qūn)(chuāng)(chǎo)隰啗婢吞啮相囷咋诣餈斫创咤愍麨缇萦髑髅朝祭1、寄∕乃告请好剑∕及咋蛇犬2、寄∕从后∕斫得∕数创3、于是∕寄女∕缓步而归4、自是∕东冶∕无复∕妖邪之物二、再读课文,注意句读1、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本文写穷苦少女李寄斩蛇除害的事.2、复述故事内容。起因:大蛇危害百姓,当地官府却无能为力。经过:李寄勇敢杀蛇,为民除害结果:越王重赏课文结构李寄故事起因:大蛇害人故事经过:李寄杀蛇为民除害可爱可敬英勇无畏故事结局:李寄名扬四方。夺九女之命惨不忍睹译一译东越闽中有庸岭,高数十里,其西北隰中,有大蛇,长七八丈,大十余围,土俗常惧。东治都尉及属城长吏,多有死者。祭以牛羊,故不得祸。或与人梦,或下谕巫祝,欲得啗童女年十二三者。都尉、令、长,并共患之,然气厉不息,共请求人家生婢子,兼有罪家女养之,至八月朝祭,送蛇穴口,蛇出吞啮之。累年如此,已用九女。东越国、闽中郡代词:代庸岭洼地粗古今异义古:当地人今粗俗不雅所属县城倒装句:以牛羊祭用牛羊去祭祀古今异义:古:有时今:或者告诉通假字:“啗”通“啖”,吃古今异义:古:都今:并且代词,代这件事担忧但是通假字肆虐逞凶奴婢生的孩子古今异义吞吃代词,代童女多年东越国闽中郡有座庸岭,高几十里。庸岭西北的山洞中有一条大蛇,长七八丈,大十多围,当地人时常担惊受怕。东冶的长官都尉和他所管辖的各县城行政长官,多有(被大蛇)咬死的。用牛羊祭祀,仍旧不能制止(大蛇的)危害。(大蛇)有时给人托梦,有时告诉巫、祝,要吃十二三岁的童女。郡、县的长官都为这事担忧。只是大蛇(仍然)无休止地肆虐逞凶。他们一同寻求人家奴婢所生的女孩子,连同罪犯人家的女孩子养着。到了八月初一祭祀,(把童女)送到蛇洞口,蛇就出来吞吃童女。多年这样,已经用了九个童女。尔时,预复募索,未得其女。将乐县李诞,家有六女,无男。其小女名寄,应募欲行。父母不听。寄曰:“父母无相,惟生六女,无有一男。虽有如无。女无缇萦济父母之功,既不能供养,徒费衣食,生无所益,不如早死。卖寄之身,可得少钱,以供父母,岂不善耶?”父母慈怜,终不听去。寄自潜行,不可禁止。寄乃告请好剑及咋蛇犬,至八月朝,这一年准备又征求寻找找到代词,代他们应征答应福相跟……一样帮助白白浪费好处结构助词:的来难道怜爱听凭悄悄的无法制止访求咬蛇的狗古今异义这时,又预先招募寻找,没有招募寻找到祭祀用的童女。将乐县的李诞,家里有六个女儿,没有儿子。他的小女儿名寄,要应征前往。父母不答应。李寄说:“父母没有福气,只是生了六个女儿,没有生一个儿子,虽然有孩子跟没有孩子一个样。女儿我没有淳于缇萦帮助父母那样的功绩,既不能供养(父母),白耗费了穿的吃的,活着没有什么好处,不如早点死了。卖了我李寄的身体,可以得到一点钱,用来供养父母,难道不好吗?”父母慈爱,终究不让她去。李寄自己偷偷地走了,没办法制止。李寄就去访求好剑和会咬蛇的狗。到了八月初一,便诣庙中坐,怀剑将犬,先将数石米餈,用蜜麨灌之,以置穴口,蛇便出。头大如囷,目如二尺镜,闻餈香气,先啖食之。寄便放犬,犬就啮咋,寄从后斫得数创,疮痛急,蛇因踊出,至庭而死。寄入视穴,得其九女髑髅,悉举出,咤言曰:“汝曹怯弱,为蛇所食,甚可哀愍。”于是寄女缓步而归。越王闻之,聘寄女为后,拜其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