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调研报告精选(教育研究方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基础教育水平不断提高,义务教育不仅高水平普及而且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公共产品,素质教育的春风吹遍大江南北,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终结了“穷国家办大教育”的历史。今年6月21日,胡锦涛总书记主持召开的政治局会议,正式审议通过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明确了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工作目标,又一次掀开了中国教育发展的新的一页。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快乐德育、人文智育、阳光体育”理念引导下,我市基础教育先后实施了九七教育工程、跨世纪教育工程、XX县区基础教育管理体制调整,并启动了教育强市工程,有效地推动了株洲基础教育的健康发展。我市基础教育率先全面剥离了企业办学;确保了教师待遇全省一流(仅次于长沙);学校环境、装备、设施不断完善;教育教学行为日趋规范;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提高,尤其在2009年的全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中,我市全科合格率达80.33%,超省平均13个百分点,排名全省第一;2010年全省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作现场会议在株洲召开,既充分肯定了我市基础教育的发展成就,也为我们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注入了不竭动力。应该说,我市XX县区基础教育态势良好、成绩不俗,范文写作但近年来,在小学入学、初中择校、高中提质、发展不均衡等方面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回避的问题。市党政主要领导高度关注教育,把促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作为城市提质的重要内涵,作为打造宜居城市的重要支撑,要求抓紧抓好。经市委同意,市政协确定了“促进XX县区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这一调研课题。在刘岁文主席指导下,我和调研组的同志深入基层、认真调研、反复分析,形成了调研报告。结合本人的思考,我认为,可以考虑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努力,推进XX县区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一、优化学位结构,化解小学学位矛盾第1页共3页合理的班额是确保教育教学质量的前提,也是少年儿童享受教育公平的标志之一。目前我市XX县区公办小学、初中、高中平均班额倒挂现象明显,公办小学超标准班额比较普遍。与小学班额超标相对照的是,几乎所有的XX县区高中教室空空荡荡,学位等教育资源大量闲置。为更有效提高教育质量,国家倡导小班化教学。本人认为,现阶段按每班高中50人、初中45人、小学40人规划基础教育班额,更能体现教育规律、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符合株洲实际,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利于课堂组织,有利于增强因材施教效果。为此,建议我市教育努力做好中心XX县区现有教育资源的再优化、再布局文章,坚持旧城改造中拆校必须建校的原则,做到城市发展中按人口扩容规模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期使用相应规格标准的学校。这样,近可化解核心XX县区小学学位矛盾,远可确保不产生新的“入学难”问题。二、加强市区共建,做优做强公办初中义务教育是国家依法统一实施,范文top100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具有强制性、免费性和普及性,也是政府主导的公益、公平。作为义务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株洲公办初中教育,曾经有过辉煌的昨天。在公办初中已经下区的背景下,为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公办初中教育的期待和需求,当务之急,是下大决心、花大力气加强市区共建,重振我市公办初中雄风,让老百姓的子女享受公益性的优质初中教育。为此,可以考虑:第一,根据XX县区公办初中班均学生人数不足国家标准班额、学校规模小、办学分散的现状,合理布局调整公办初中教育资源,适当扩大办学规模(约1200-1500人)。各区握紧拳头、集中力量,提升教学装备,美化校园环境,分别办好2-3所吸人眼球、公信力强的公办初中学校并且实现全覆盖。第二,通过各方努力,逐步解决下区初中教学装备、校园建设资金缺口问题。第三,出台政策,引进名优校长和教师,加强校长队伍和师资队伍建设。第四,市教育行政部门加强对XX县区基础教育特别是公办初中教育教学及管理的指导,做强公办初中教育科研支撑;各区切实增强初中教育管理力量,加强初中教育教学研究,思想汇报专题提升公办初中教育质量。第五,第2页共3页发挥、放大、延伸省示范性高中...